
本報資料片。本報記者蘇強攝
黑龍江日報4月17日訊 臨近5月,隨著天氣逐漸轉暖,細心的市民不難發現,丁香花已經含苞待放。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今年哈市將栽植3.5萬株丁香,品種將以暴馬丁香、紫丁香為主,種植區域則遍布道裡區、道外區、阿城區等區域。這意味著哈市的『丁香城』建設又向前邁進一大步。
百餘萬株丁香遍布九區
丁香引入哈爾濱,至今已有百餘年歷史。頑強的生命力,聚小而成大氣……丁香的品格正是這座北方城市的真實寫照。正因如此,1988年4月12日,哈爾濱市第九屆人大二次會議作出了《關於丁香花為哈爾濱市花的決定》,確定丁香花為哈爾濱『市花』,拉開了哈市『丁香城』建設的序幕。2006年,哈爾濱正式提出建設『丁香城』的概念。
目前,全市九區丁香總量為134萬株,暴馬丁香、華北紫丁香、洋丁香、朝鮮丁香、紅丁香、小葉丁香等10餘個品種在哈爾濱街頭巷尾最為常見,其他品種基本分布在各類丁香專類園中,因每個品種的花期不同,市區丁香賞花季可持續約兩個月時間。近三年累計種植丁香40餘萬株,簡單的數字足以看出哈爾濱對於『丁香城』建設的決心與信心。
近年來,兆麟街、防洪通道、長江路、蘆家街、珠江路、油坊街、友協大街等百條丁香特色街道應運而生。與此同時,哈市還建設了5個丁香主題公園,分別是道裡區的『群力丁香公園』,香坊區的『丁香科技博覽園』、『丁香游園』、『天池丁香園』,平房區的『百利丁香園』。
哈市城管局園林辦綠化處負責人表示:『今年我們計劃拿出200萬元購買丁香樹苗,鼓勵群眾義務植樹,鼓勵市民們栽種丁香,具體點位由各區負責,以此提高市民參與度。』
市區丁香分布香坊最多
日前記者來到香坊區哈平路上,街路兩邊隨處可見種植的丁香花,雖然距離花期還有一段時間,但不難想象出丁香花盛開時,整條街一片花團錦簇的景象。家住南郡鳳凰灣的『網絡主播』杜先生,每年五月份都會把這條街作為自己的『直播室』。他說:『每年五六月份,整條街變成丁香的「海洋」,這種美與眾不同。網絡直播時,我喜歡把這裡作為背景,並把我們的市花介紹給全國各地的「粉絲」們。』
在香坊區,從和興路、和平路等街道,到轄區內的10餘個公園,再到居民小庭院廣場,丁香花遍布於區域的角角落落。記者從哈市城管局園林辦了解到,從各區道路綠地丁香分布情況來看,香坊區丁香植株數量最多。
『我們區域內每條街路都種有丁香。』香坊區園林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自豪地對記者說:『從2016年到2018年,我們區共種植丁香6萬株,主要種植在長江路、香福路、電碳路等地。』而今年全市將種植3.5萬株丁香,其中香坊區將栽種5千株。說到經驗,該相關負責人坦言:『丁香是我們的鄉土樹種,又是市花,不能把這個特色弄丟,所以每年都會利用有限的地塊,盡可能多地栽種丁香。』
今年,哈市新植的3.5萬株丁香將主要分布於以下街路和區域:包括道裡康安橋旁游園、四方臺東游園、道外區武源街、秀明路、公濱路、長江路、三環路、哈南第二大道、哈南第八大道、阿城區誠信大街北側、金溪路北段、松北丁香大道與中源大道交口游園、龍江第一街南側及市政府北側游園等地。
細心的市民已經發現,雖然哈市在不斷加強丁香花種植數量,但依舊缺少聚集度。一位多年從事綠化工作的管理者告訴記者,目前,哈市丁香樹齡偏『年輕』,如果要形成景觀性的大面積丁香群,需要3~ 5年或者更長時間。
哈市城管局園林辦綠化處負責人對記者說:『「三分建,七分養」,在種植後,更應注重養護。在建設「丁香城」的同時,應充分考慮城市生物多樣性建設要求,合理進行植物多樣化配置。』
專家建言創辦『丁香節』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哈爾濱市建設丁香特色城市規劃(2018~2030年)》(以下簡稱《規劃》)提到,規劃至2030年,新增75萬株丁香,新建10個丁香專類園,打造70條丁香特色街路。《規劃》同時也明確,在現有丁香綠化的基礎上,進一步挖掘丁香品種、文化和旅游產業發展,增加丁香科學研究的投入,把哈爾濱建成『百裡香不斷、紫色滿春城』的『丁香城』。
一位從事30多年綠化工作的管理者對記者表示,目前哈爾濱缺乏有影響力、歷史感的丁香聚集區。市花是現代城市的一張名片,它不僅能代表一個城市獨具特色的人文景觀、文化底蘊、精神風貌,而且對帶動城市相關綠色產業的發展,優化城市生態環境,提高城市品位和知名度,增強城市綜合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哈市應進一步推廣丁香的應用,加大丁香產業發展、科學研究、保護工作力度,將丁香的品牌做大做強,纔能讓『丁香城』的美譽實至名歸。
哈市社科院旅游研究所王晶表示,哈爾濱應該充分挖掘丁香優勢,創辦『丁香節』、打造有代表性的『丁香街』,以丁香花為媒介,把丁香花向文化、經濟多種領域拓展。讓更多的國內外友人和客商通過丁香花了解哈爾濱,使其成為與濕地節、冰雪節一樣的城市旅游名片,成為拉動地方經濟和文化發展的一項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