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春季呼吸道傳染病多發 疾控專家支招預防方法
2019-04-18 16:31:19 來源:東北網  作者:傅悅 杜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4月18日訊 (傅悅 記者 杜筱)在我國,特別是北方,初春天氣多變,冷暖交錯頻繁,機體很難適應陰晴不定的氣候,很容易造成人體免疫力降低,多種疾病容易趁虛而入,令人不愉快的呼吸道傳染病發病率也跟隨著春的腳步開始上昇了。哈爾濱市疾控中心專家提示,呼吸道傳染病是一類可防可治的疾病,只要掌握疾病基本知識、知曉預防方法,你我都會遠離呼吸道傳染病的侵擾。

  了解這些呼吸道傳染病

  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全身發疹性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四季均可發生,以冬、春季為多見。起初表現為發熱、咳嗽、流涕等卡他癥狀及眼結膜炎。特征性表現為口腔麻疹粘膜斑及皮膚斑丘疹。潛伏期6~21天,平均10天左右。發熱到出疹約3~4天。在病程第2~3天,可在口腔內兩頰發現有小白點。出疹在病程第3~4天開始,持續1周左右,體溫持續昇高,皮疹從耳後部開始,逐漸擴展到顏面、胸背、四肢、手足心,疹間皮膚正常。整個病程約10~14天。可並發腦炎等,嚴重者可危及生命。

  水痘:由水痘-帶狀?疹病毒引起的疾病,多見於兒童,全年均有病例發生,冬春居多,臨床表現為低熱、全身性丘疹(先見於頭面部,後見於面部及四肢)、水?以及結痂。傳染源為水痘患者,發病前1-2天至皮疹完全結痂均有傳染性,因此患者需要隔離至?疹全部結痂。易感人群通過呼吸道飛沫和直接接觸患者及被患者的體液、分泌物污染的用具而感染。易感者被感染後,潛伏期為10~24天,以14~16天多見。以對癥治療和抗病毒治療為主,同時注意防止並發癥的發生。

  流行性腮腺炎:指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腮腺炎,腮腺腫痛為主要特征,同時伴耳部疼痛,面部灼熱感。常見並發癥為病毒腦炎、睾丸炎、胰腺炎及卵巢炎。全年均可發病,冬春居多。早期患者及隱性感染者均為傳染源,通過飛沫傳播,腮腫前7天至腫大後9天具有高度傳染性,潛伏期14~25天,平均18天。人群普遍易感,1~15歲少年兒童居多,但由於預防接種的突出貢獻,近年來成年人發病增多,病後可獲得持久免疫力。以對癥治療和抗病毒治療為主,同時注意防止並發癥的發生。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由腦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急性化膿性腦膜炎。四季均可發生,以冬、春季為發病高峰。帶菌者和流腦患者為本病的傳染源,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潛伏期一般2~3天,最短1天,最長10天。主要表現為突發高熱、劇烈頭痛、嘔吐,皮膚黏膜瘀點、瘀斑及腦膜刺激征,嚴重者可有敗血癥休克和腦實質損害,常危及生命。一般初期為低熱、鼻塞、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1~2天後,體溫達40℃以上,伴全身中毒癥狀,劇烈頭痛,噴射性嘔吐、頸強直等,精神極度萎靡、意識障礙等。

  如何預防呼吸道傳染病

  築壩於洪前,疾防於病前。哈爾濱市疾控中心專家提醒,在疾病高發期間,要盡量避免到人多的密集場所,並減少與患者接觸,如需接觸,應做好防護措施;對於患者或隱性感染者,在給予積極治療之外,要根據相應的傳染期進行隔離,隔離期間避免與他人接觸;對於對接觸過呼吸道傳染病患者的人員應根據各病潛伏期進行醫學觀察,如發現相應癥狀要隔離、治療;對患者曾經停留過的場所應采用含氯制劑等進行徹底的消毒;對於易感人群,在沒有接種禁忌前提下,應積極進行疫苗的接種,從根本上防止疾病的發生。

  此外,我們還要保持好個人衛生,在人員較多的公共場所佩戴口罩,避免與他人共用水杯、餐具等物品;保持好環境衛生,常開窗通風,最好每天清潔消毒;平時注意加強鍛煉,增強自身抗病能力,均衡飲食,多飲水,多吃蔬菜水果,避免過度疲勞。

  對於學校等集體單位,應認真開展晨午檢等常規防控措施,出現可疑病例後要及時報告給屬地疾控部門,並立即應用消毒劑擦拭地面、被污染的物體表面等。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