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垃圾發出電 節能又環保——走進肇東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建設現場
2019-04-22 09:16:21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吳利紅 蔣平 荊天旭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4月18日,肇東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建設現場。

  黑龍江日報4月22日訊 4月下旬,龍江大地春風中尚有一絲涼意,而在我省『百大項目』之一的肇東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建設現場,卻是一番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

  日前,記者來到位於肇蘭新河西側的肇東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建設現場。由於四周沒有樓房遮擋,工地周圍的風力很大。記者迎著大風,走進了施工現場,機器的轟鳴聲聲聲入耳,吊車正在緊張作業。工人們穿著棉服忙碌著。在室外消防通道緊張施工的工人張明告訴記者,今早這裡飄著雪花兒,風很硬,天氣很冷,為了早日完成工程建設項目,張明和一百多名建設者早上6點半就已經在工地上工作了。

  記者在汽輪發電機組施工現場看到,凝汽式汽輪發電機組已經安裝完畢,排爐式垃圾焚燒爐已完成95%的安裝任務,技術人員正在緊張地進行收尾工作,預計於6月下旬進行單機調試。

  在電子設備間裡,楊玉忠、孫淑芹等五六名技術人員在緊張地進行『綜保櫃接地』工作,葉強國正在查看采暖換熱站管道安裝圖紙……記者所到之處,看到的都是建設者們忙碌而緊張的工作場景。

  據了解,百名建設者從3月22日復工之後,每天『早6晚7』奮戰在施工現場。正在做直流蓄電池充放電試驗的朱昌寶說:『復工以來,大伙兒經常「連軸轉」地工作,就是為了能夠盡早完工,使這個工程早日投入使用。』

  肇東北控環境再生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高級工程師楊軍告訴記者,今年該項目比原計劃提早一個月復工。目前,汽輪發電機組、垃圾焚燒生產線、煙氣淨化等主體設備已安裝就位。他指著位於室外煙氣淨化區的幾十米高脫酸塔、布袋除塵器和煙囪說,垃圾焚燒發電之後煙氣排放處理的『過濾』處理設施主體工程已經建設完成,餘下的工程在6月初也將基本完成。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肇東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是肇東北控環境再生能源公司2014年10月與肇東市政府簽訂項目BOT特許經營協議,運營期30年。工程設計垃圾總處理規模為每天1000噸,分兩期建設。一期工程建設規模為每天處理垃圾500噸,年處理垃圾18.25萬噸。年運行時間不小於8000小時。總投資約27690萬元人民幣,佔地面積為52335平方米,包括二期擴建場地。工程的主要煙氣排放指標將按照最新國家標准執行。

  楊軍告訴記者,工程項目的綜合主廠房基坑於2017年5月開挖建設,拉開了項目建設的序幕,眼下,項目正在按計劃全力推進工程建設進度,6月份廠用輸變系統倒送電,12月30日試燒垃圾並試運營。屆時,肇東市主城區的生活垃圾將告別現在填埋的處理方式,都由該項目進行焚燒發電處理,生活垃圾經過該項目處理之後減重率為80%,減容率為90%,剩餘的灰渣以填埋或綜合利用的方式進行處理。通過生活垃圾焚燒,每小時可發電7500度,月發電量540萬度,並入國家電網,可供3萬戶家庭一個月的用電量,實現了垃圾的『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利用,對改善當地的環境具有重要意義。

責任編輯:王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