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齊齊哈爾
搜 索
『創業大咖』是這樣煉成的 ——走近金鶴川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如鋒
2019-04-23 10:32:45 來源:東北網-齊齊哈爾日報  作者:王子健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4月23日訊 涉獵互聯網農業農產品、數字城市平臺、普惠金融、智慧旅游、創業孵化、創新培訓等領域;注冊品牌163個,著作專利權12個,企業證書2個;打造『金鶴川』、『東北老三』、『壹鶴』、『辣椒小鎮』、『福米之鄉』等多個本土品牌;全國首創電商扶貧的『戶店』模式、數字生態城市的『碼上城市』模式……這份『成績單』足以撼動人心,而它的主人——黃如鋒的創業之路更叫人拍案驚嘆。

  當過老師,又在政府部門任職過,生活雖算不上大富大貴,但也是衣食無懮,怎奈黃如鋒卻不甘於此。『那時候在政府負責招商引資,這方面工作乾久了,就總覺著咱們鶴城的農產品「吃虧」,賣不上價。』看著好產品賣不上好價錢,黃如鋒心裡乾著急。恰逢趕上電子商務浪潮,他便想,既然農民自己賣不上價,不如咱給他們賣!於是,黃如鋒在2014年7月成立了金鶴川綠色(有機)食品有限公司,啟動了『互聯網+農業農產品』電商平臺模式。

  把先進的銷售模式引進來,把優質的農產品送出去,按理說『互聯網+農業農產品』是個好路子,可和土地打了一輩子交道的農民兄弟卻並不買賬,見不到現錢啥也不好使。『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短短半年的時間,公司財務就遇到了危機。『那時候十分犯愁,但我深信,創業的道路沒有一帆風順,所有遇到的「溝溝坎坎」將來都會成為人生財富,既然決定了就要走下去。』憑著這份自信,再大的困難面前,黃如鋒都咬著牙挺了過來。『那時候我們用一個故事為合作社進行全網宣傳,形成了幾十萬的瀏覽量。最後他們被我們的精神感動了,便開始了合作。』就這樣,黃如鋒和他的團隊挨個鄉走、挨個村進,慢慢的,金鶴川開始小有名氣,並整合了越來越多的農產品資源。

  『整合產品、創新品類、塑造品牌、規范生產基地,就是當時創業的初衷,而這5年來,我們公司也一直秉承這個理念。』黃如鋒如是說。也正是這份不忘初心的堅守,纔有了現在的金鶴川。『鶴城大米網』、『東北老三』、『桔紅心大白菜』……如同滾雪球一樣,隨著體積逐漸變大,每一次翻滾的效果也隨之增加。如今,公司打造的品牌美譽天下。

  每個成功的人絕非偶然,這背後一定有異於常人的艱辛。黃如鋒有一個習慣,每天都要24:00以後纔睡覺。『前兩天翻開自己的微博發現,從2006年開始關注、分享電商方面信息,時間都是每天的24:00左右。』10多年來,黃如鋒幾乎每天如此。『雖然身不在北上廣這些發達城市,但一定要第一時間把握最新的資訊動態。』黃如鋒說,每天晚上他都要利用休息時間了解最新的市場動態。隨即,他掏出手機向記者展示起關注的微信公眾號,關鍵詞都是『創業』、『電商』、 『文旅』之類的。

  2017年4月,公司運營了龍沙創客孵化園。『一個人的創業成功不是真正的成功,只有引領更多的青年創業者參與,創業創新纔有更大的影響力。』園區的運營也標志著黃如鋒的創業路上迎來了更多志同道合的人。『看到這些創業者就想起當初的自己,我深知他們需要什麼,我們也願意提供盡可能的幫助。』黃如鋒是這樣說、更是這樣做的。運營以來,園區牢固樹立『互聯網+融合』思維,以『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主要產業定位,已初步建設成集數據整合、電商運營、軟件技術等於一體的綜合創業孵化園。目前,園區已經成功孵化了28家科技型企業,轉化了3個科技成果,並通過省科技企業孵化器資格認定。

  『創業維艱,燒不死的纔是鳳凰。』采訪中,黃如鋒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放下『鐵飯碗』,走上創業路,這不僅需要過人的膽識與魄力,更離不開不忘初心的堅守。他覺得,創業路上不能氣餒,不能畏縮,更不能抱怨,要培養強大內心,這纔是成功的基礎。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