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23日訊 作為省級貧困村,遜克縣奇克鎮工農村充分發揮黨支部帶頭引領作用,以『黨支部+合作社』雙驅動為發展模式,通過領辦合作社、引進加工項目、培育特色產業、打造『一村多業』發展格局,不斷拓寬農民增收渠道,使黨建促發展的內生動力顯著增強。2017年年末實現了整村脫貧摘帽,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3萬元。
工農村始終把加強黨組織建設作為固村之本,紮實推進『四有』黨支部建設。把有能力、有闖勁的年輕人匯聚到村黨支部周圍,打破固守田園的思維模式,大膽『走出去』,乾事創業。通過外出考察、招商,積極幫助村民尋找外出務工致富渠道,與北京苣龍生態農牧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三聚環保公司等企業達成合作,每年轉移富餘勞動力120餘人,年均增收240餘萬元。按照『創邊疆特色黨建,促遜克全面振興』主題活動要求,村『兩委』班子成員及黨員積極與貧困戶結成幫扶對子,幫助脫貧致富,湧現出一批致富帶頭能人,村黨組織凝聚力、號召力明顯增強。人居環境明顯改觀,村集體經濟大幅提昇。通過30公頃村集體土地入股合作社、晾曬場和農機具租賃等方式增加了集體經濟收益;利用合作社笨榨豆油廠、大鵝孵化養殖、秸稈收儲及顆粒固化等產業項目助力集體經濟增收,村集體經濟年均收入可達60萬元,均用於村內環境衛生治理、村民合作醫療和有線電視費繳納以及『幫困助殘』臨時救助等費用支出,村民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昇。
為提昇種植業效益,工農村黨支部以合作社為依托,圍繞『土地』抓規模經營,降低種植成本,提昇土地效益,增強農業抗風險能力。目前合作社經營土地面積達到902公頃,年均實現利潤700萬元以上,總資產達到3000萬元,並於2017年被評為國家級農機規范社。在抓合作社經營上,該村利用自種綠色有機大豆優勢建成笨榨豆油加工廠,純收入達20萬元。實施大鵝孵化養殖項目,純收入實現50萬元。瞄准市場需求變化,積極調整種植結構,2018年,種植大豆429公頃、玉米340公頃,並與黑龍江省苣龍生態農牧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引進高產、優質、高效糧飼兼用籽粒莧,以休耕輪作方式種植400公頃,純收入可達300萬元,不僅經濟效益可觀,還修復了土壤、增加了養分,成為全縣整村推進耕地輪作試點樣板村。按照全縣推進全國低碳城市試點要求,工農村黨支部將秸稈綜合循環利用作為全村特色產業發展主攻方向,以農機合作社為依托,積極爭取成為『省級秸稈壓塊燃料試點村』,在全縣率先實施秸稈收儲及顆粒固化項目,2018年年末收儲秸稈5000噸,依托生物質發電廠重點產業項目全部實現銷售,銷售收入達9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