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23日訊(李華虹 曹玥 記者楊金光)4月18日,由亞太膝關節-關節鏡-運動醫學學會(APKASS)主辦的『2019 APKASS峰會、第十六屆IFOSMA、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運動醫學關節鏡峰會和第五屆中國西部運動醫學關節鏡論壇』在成都召開,來自世界各地的二千餘位運動醫學領域的專家學者參會。在學術會議召開前,中華醫學會運動醫療分會召開全體委員會議,進行了包括上肢學組在內的各個學組新一屆改選,哈醫大二院骨外科四病房(關節疾病微創外科、運動醫學科)副主任潘海樂教授成功當選為新一屆中華醫學會運動醫療分會上肢運動創傷學組副組長。此外,潘海樂教授在此次學術會議上進行了主題為《髖關節鏡並發癥回顧性研究》的精彩發言。

據了解,中華醫學會運動醫療分會是全國運動醫學領域中最高級別、最為權威的學術領導團體,下設上肢運動創傷和下肢運動創傷兩個主要學組,並在此框架下新增設了足踝、運動康復等若乾工作委員會。其中上肢學組承擔著關注大眾肩肘關節健康、引領我國運動醫學肩肘創傷診治水平快速提高、推動肩肘關節鏡技術在全國范圍內進一步普及和發展的重任。歷任上肢學組核心成員均由國內權威肩肘關節鏡專家擔任。此次改選是上肢學組一次重要的『更新換代』,新的核心成員均是四十到五十歲左右的中青年專家,在業界內具有較高威望和認可度及地區代表性。學組核心由1位組長、4位副組長構成,潘海樂教授為四位副組長之一。

哈醫大二院骨外科四病房(關節疾病微創外科、運動醫學科)副主任潘海樂教授在學術會上進行發言

APKASS主題發言證書
潘海樂教授介紹,運動醫學是骨科領域中發展較為迅猛的學科,尤其是肩肘關節的發展更是日新月異。然而,我省廣大基層的骨科醫師對肩肘關節疾病的診斷仍多停留在較為膚淺的認識階段,對這類疾病的治療更是一籌莫展,加之肩關節鏡技術又是關節鏡領域內技術難度最大、挑戰性最強的一個分支,從而導致黑龍江省內罹患肩關節疾病的很大部分患者得不到及時的診治。此次當選將進一步確立哈醫大二院在黑龍江省內肩肘關節鏡領域的領軍地位、促進哈醫大二院肩關節診療的發展、擴大和國內外肩關節專家的交流合作,從而為龍江地區廣大肩關節傷病患者提供更專業的肩關節鏡微創手術與康復服務。
潘海樂教授作為哈醫大二院關節疾病微創外科、運動醫學科副主任,在關節鏡技術方面具有深厚理論基礎和過硬的技術能力,是黑龍江省較早獨立開展完成全身肩、肘、腕、髖、膝、踝六大關節疾病關節鏡治療的醫生。其中,肩、髖關節鏡方面在黑龍江省開展了具有開拓意義的工作,自主研發的人工髖關節置換自動顯露牽開器獲得國家發明專利,並已應用於臨床。目前有北美關節鏡學會(ISAKOS)會員,亞太膝關節、運動醫學、關節鏡協會(APKASS)創始會員,中華醫學會運動醫療分會上肢學組副組長,中國醫藥教育協會肩肘運動醫學委員會常委,中國康復醫學會創傷專業委員會常委等二十餘項學術兼職。主持歸國留學人員基金資助課題2項,黑龍江省級課題2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2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