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4月30日訊 『核能供熱是科學的,也是安全的……』4月29日,黑龍江省核學會『核能供熱論壇』學術研討會在冰城舉行。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於俊崇、中國科學院院士王乃彥、哈爾濱工程大學核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夏虹、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專家陳耀東等就核能供熱的必要性、環保、安全、技術應用等問題共同探討黑龍江省核供熱的可行性,推進核能供熱在北方地區落地。據陳耀東介紹,有可能在佳木斯建黑龍江省第一個核能供熱站。
核能供熱安全清潔 能緩解燃煤造成的大氣污染
中國工程院院士、核動力專家於俊崇介紹說:『大家都能看到,冬季霧霾情況日益嚴重,當今氣候變化的主要問題和全球氣候治理的核心問題是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解決霧霾的措施,目前可利用的有:煤炭的清潔利用,采用石油和天然氣,采用太陽能、風能、地熱能和水能等。但我國屬於缺油少氣的國家,而且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水能的開發使用分別存在晝夜、天氣、季節、地域、地質構造等條件限制,綜合比較起來,利用核能供熱是當今最佳選擇,能有效解決二氧化碳和有害物排放問題。核能供熱低碳、清潔、環保,一座200MW熱功率的核能供熱站,一年相比煤電減排煙塵3600噸、二氧化碳46萬噸、氧化硫4000噸、灰渣3.6萬噸,而放射性物質排放僅為燃煤的一半不到。』
中國科學院院士王乃彥是我國知名的核物理學家,他在會上發言說:『我國需要采暖范圍遍布17個省、市、自治區,佔國土面積的60%以上,采暖人口達到7億以上,每年消耗煤炭超過5億噸。燃煤排放物正是導致冬季霧霾嚴重的主要原因,核能作為一種安全、清潔的能源,發展核能供熱,能緩解大量燃煤造成的大氣污染。核能供熱不是一個新概念,經過30多年的研究,我國已經掌握了核能供熱技術。利用核能為區域供熱已進行了大量研究,供熱安全性有保障,對環境保護、保護國民身體健康等具有積極意義。』
我省發展核能得天獨厚 或在佳木斯建核能供熱站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我省是我國三大核電裝備生產基地之一,擁有多家涉核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研發和生產實力雄厚。哈爾濱工程大學核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黑龍江省核學會理事長夏虹介紹說:『核電技術已經很成熟了,也是安全的,歐美國家核電在電力系統的比重接近30%,然而我國的核能發電只佔4.2%。在我國,廣東省是核電大省,浙江省、山東省、福建省、海南省也都有應用,黑龍江省目前也在推進這個事情。黑龍江一年有半年時間都是采暖季,經常出現霧霾天,而核能供熱是非常好的途徑。一卡車核燃料相當於幾十輛火車的煤,核能供熱沒有二氧化碳排放,對環境不會造成污染。但核能供熱也存在一個公眾接受度的問題,很多人都談核色變,我們召開這次論壇也是希望起到核科普的作用,從工程應用、概念設計的角度探索核能安全高效利用的途徑,提高核能應用的公眾接受度。』
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專家陳耀東在會上說:『目前,佳木斯、牡丹江已經在核能供熱站項目前期規劃階段,我們初步擬定了幾個候選廠址,有可能在佳木斯建黑龍江省第一個核能供熱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