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搜 索
黑龍江援疆乾部人纔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展『紅色之旅』活動
2019-05-04 17:02:13 來源:東北網  作者:劉美 張雲文 楊帆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5月4日訊(劉美 張雲文 記者 楊帆)為進一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激發援疆乾部人纔的愛國熱情,3日,黑龍江省援疆前方指揮部工會組織地直及富蘊縣援疆乾部人纔赴兵團第十師185團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

  在講解員的引領下,援疆乾部人纔先後來到『西北邊境第一連』『軍武哨所』『航天精神展館』和『長征精神展館』進行學習參觀。在185團西北邊境第一連,大家一路唱著紅歌,走著隊列進入連隊駐地,參觀了西域屯墾戍邊歷史文化館,並在西北之北石碑前合影留念。 『我家住在路盡頭,界碑就在房後頭,界河邊上種莊稼,邊境線旁牧羊牛』,這既是兵團人對屯墾戍邊光榮使命的一種豪情,也是他們屯墾戍邊生活的真實寫照。

  『種田就是放哨站崗,放牧就是邊防巡邏』,詩意的背後是無私的奉獻,兵團職工不穿軍裝,不戴軍銜,不拿軍餉,永不『轉業』。富蘊縣援疆人纔張立娜說:『兵團人幾十年如一日的堅守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他們在艱苦卓絕的環境下不遺餘力地捍衛國土安全和民族尊嚴,他們是最沈默的戰士,卻有著最堅強勇敢的心。他們值得我們每一位援疆乾部人纔學習。作為一名援疆人能為祖國和民族有所付出我非常自豪,我深知身上肩負的使命,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們一定努力學習,踏實工作,勇於奉獻。』

  『一個哨所夫妻站,一段邊關兩人看;一份責任記心田,一段佳話留世間。』在軍武哨所,援疆乾部們參觀了界碑和抗洪守土紀念館,聆聽了馬軍武夫婦的感人事跡。大漠有情,青春無悔。自1988年起,馬軍武和張正美夫婦就守護在這裡,與荒山雪嶺、戈壁沙漠、30公裡邊境線相伴,31個春秋,堅守就是銘刻在他們心中永恆的信念。這種精神深深地感染著援疆乾部人纔,使全體援疆乾部人纔受到了精神的洗禮。在參觀的同時,援疆醫生還特地為馬軍武夫婦進行了健康體檢,並贈送了常用藥物。

  援疆前指地直工會主席、地區工信局副局長陳顯光說:『在185團我們真正感受到了屯墾戍邊的精神,我們又對軍武哨所的兩位非常感人的主人公馬軍武夫婦進行了義診。6名醫療專家針對自己的專業對他們進行了診治,同時對他們的健康護理知識進行了輔導。通過這次紅色之旅活動,我們所有的援疆乾部人纔精神上得到了進一步的昇華,同時又讓我們援疆工作乾勁進一步增強。今年是我們援疆工作的收官之年,但是我們乾勁不減,仍然繼續把援疆工作做得更好。』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