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5月7日訊 『陝北老百姓趕毛驢上山會用什麼辦法?』『拉、推、打、抬、用胡蘿卜引誘……』黑龍江中醫藥大學的一間教室裡師生們正熱火朝天地討論著,『都可以的,這個「拉推打」策略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過程中發揮了獨特作用……』通過這種互動方式,該校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周蘇婭讓思政課生動起來。
『中國人為什麼那麼執著地為民族復興而努力?』這是周蘇婭每學期在『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第一堂課上會問學生的問題。『在遭受了衰弱、屈辱後激發了強烈的自強意識。我們的歷史責任,我們的決心和信心,都植根於我們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周蘇婭對學生們說,展開中國近現代歷史的畫卷,可以感受到堅定的民族復興信念和崇高的自強不息精神。
一段史實的描述、一個理論的剖析、一首詩詞的展現,讓周蘇婭的思政課堂充滿了感染力。從教23年,她始終堅守在教學一線,以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積極傳播、模范踐行,使她成為很多學生心中的偶像和榜樣。
『周老師的課幽默、細膩,能把枯燥乏味的歷史講得生動有趣。』同學們紛紛表示對周蘇婭的敬佩和喜愛。『「如何讓貓吃辣椒」、馮夢龍《智囊全集》中「東食西宿」的故事、《伊索寓言》中「飛鳥與野獸王國」的故事等等看似和歷史無關的故事,都會被周老師拿到課堂上,不僅成為開啟我們辨析理論的鑰匙,更成為提高聽課率的利器。』她的一位學生說。
『發奮忘食,樂以忘懮,不知老之將至』『為者常成,行者常至』……周蘇婭的課堂上還常常出現一些博古論今、引經據典的講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也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獨特的傳統文化、獨特的歷史命運、獨特的基本國情,注定了中國必然要走適合自己特點的發展道路。』周蘇婭告訴記者,通過這種詮釋,可以讓學生從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尋找思想精華,有助於磨練意志、提高修養、報效祖國。
周蘇婭在教學過程中善於采用歷史與學生專業特點結合的方式,通過介紹近代中醫存廢之爭和中醫藥在革命歷史中的作用,去引導學生從歷史評價、自我評價和當代評價三個視角去看待問題、分析問題,幫助他們掌握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激發他們樹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愛國情懷。
為拓展學生視野,周蘇婭采用思政課實踐教學的方式,切實增強學生對思政課的獲得感,努力讓思政課『近』起來、『活』起來、『親』起來。新學期伊始,她組織和指導學校參加寒假『思政課主題學習實踐小分隊』的同學們,在學習之餘開展社會調研、撰寫實踐報告、分享心得體會。『通過實踐活動,不僅培養了我們更加深厚的家國情懷,還拉近了老師與我們的距離。』藥學院2017級學生張帥臣說。
『通過大量的實踐活動,同學們漸漸地將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和中醫辨證施治結合起來去觀察社會和分析問題。』周蘇婭深有感觸地說,抓住了學生的思維方式和學習特點,有助於教師對思政課教學方法改革『對癥下藥』,更好地實現『教學相長』。她說:『國勢之強由於人,人材之成出於學。我忠誠於這項事業,便要用心、用情講好每一堂思政課,讓它成為學生真心喜歡、終身受益的課程。這是我的教學目標,也是我們思政教師的責任與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