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科教
搜 索
學生都愛他的『課』 記哈爾濱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王林波
2019-05-08 09:09:01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趙一諾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5月8日訊 『可愛的老先生!他的課一節也捨不得逃。』

  這是發布於2018年5月20日『知乎』上的一個帖子,『老先生』是指哈爾濱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王林波,他在高校教學崗位上已經『耕耘』了30多年,2018年榮獲該校教師『奉獻獎』。

  『同學們,你們一年的學費多少?我告訴大家,學校學生生均成本在2萬元左右。差額的錢哪裡來?是國家財政撥款,同學們,我們坐在這裡要珍惜國家創造的受教育機會,不虛度不浪費。』

  這是王林波在一堂思政課上的開場白,他用最朴實的話語、最生動的事例講述向學生們傳遞著『正能量』。

  在學生們眼裡,王林波的授課風格生動有趣,充滿魔力。以往枯燥、單調的思想政治課,被他講得生動有趣,潤物無聲,學生們說,像是施了什麼『魔法』。

  這些年來,王林波在講課中特別注重加入自身的感受。他認為,講課要有真情實感,不能空對空,要把抽象變成形象。師生們都稱贊他:把『最難講』的課講得『最精彩』。

  『新一代大學生希望老師用事實說話,用接地氣的語言講課,而不是講空洞的理論。思政課教師必須把馬克思主義理論和黨的創新理論化作自己內心的感悟,入情入理地與學生進行平等的交流,纔能使理論入耳入腦入心。』王林波道出自己30餘年思政課教學的感悟。

  回想起十幾年前教學時的情景,王林波告訴記者,有一次他課下和同學們交流時,突然被問到對F4怎麼評價,他說自己當時一下子被問懵了,他只知道F1是賽車方程式,卻不知道F4是什麼。這件事也讓他深刻意識到了自己與學生之間的代溝,學生永遠年輕,而自己卻在不斷老去,會逐漸與這些年輕人所看到的社會脫節。王林波感慨地說:『從那時起我就時常到網上去瀏覽一些年輕人愛看的資訊,多記住一些網絡語言,多了解一些網絡熱詞都是什麼意思。』他試著將這些網絡語言使用在課堂教學中,果然拉近了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課堂不僅提昇了效率,還多了些歡聲笑語。

  有益的嘗試,啟迪了教學思路,於是,他開始不斷在網上查資料,去了解學生們對什麼感興趣,去彌補與學生之間的代溝。為了學生,為了更優質的課堂效果,他願意去了解、去感受這些。他希望用激情感染學生,用智慧教育學生,『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地將自己融入課堂。

  王林波還格外注重對學生人格的建設,時刻注意以靈魂喚醒靈魂,用優秀的人格去潛移默化培育學生的品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有課堂的局限,但育人的場域無限。』王林波說,面對思想多元、個性多彩的90後青年學生,無論是站在講臺上還是在課堂之外,思考最多的都是如何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為青年學子構築亮麗的青春底色。

  在王林波看來,人格構建就像是人生大廈的支柱,沒有它,一切都是空談。他曾多次去外校開展講座和學習交流,每次都注重觀察了解其他學校的校風學風,回來後熱情地將自己的體會感受一一分享給師生們,幫助大家從一次次的比較中取長補短,通過校風學風建設推動『立德樹人』的塑魂事業。

  他常說,只會傳播知識的教師不是合格的教師,思政課教師必須要做到傳播思想、傳播真理。而知識只是載體,思政課教學的目的主要在於思想的引導,靈魂的塑造。

  執教30多年快退休了,王林波感慨地說,能有一份自己喜歡的事業並為之奮斗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接下來,會去考慮自己該怎樣更好地把握職業生涯中剩下的時間,怎樣纔能給學生帶去更多對他們的學習有幫助的東西。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