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搜 索
[愛國情 奮斗者]李建強做最明白機器的人
2019-05-16 07:30:49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趙悅含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李建強在15號機造紙工段做調試。

  黑龍江日報5月16日訊 在牡丹江恆豐紙業股份有限公司抄紙一分廠,15號機造紙工段是個悶熱的生產車間,機器的轟鳴聲響不絕於耳,而這裡就是李建強工作的地方。

  15號機造紙工段作為恆豐紙業制造中心生產品種最多、訂單量最大、產能最多的車間,碩大的機器24小時不停開工,工段30餘名工人四班三運轉,而作為段長的李建強工作時間則不分晝夜。『有時凌晨機器出現了問題,工人解決不了,只要找到段長,不論是夜晚幾點,他都會第一時間趕到分廠研究解決辦法,他就是這臺機器最明白的人了。』抄紙一分廠15號機丁班機臺長馬麒森說。

  想做『最明白機器的人』可並不容易。從操作工、班組長到工段長,從『門外漢』到『業務精英』,28年來,李建強一直紮根一線,他說:『乾一行,愛一行是我的信念,作為一名制造業工人,精益求精的精神是我的追求。』為了不負『中國制造』這個金字招牌,生產出質量過硬的產品,李建強從年輕時起就養成了認真鑽研的習慣,閱讀了大量與崗位相關的理論知識,在實踐中不斷求索,遇到問題及時向師傅請教,熟練掌握了紙機運轉和設備維護的操作及故障排除技術,很快就成長為技術骨乾。

  想要把造紙機每個零部件都弄懂弄通絕非易事,李建強笑著說起一件『趣事』。15號機剛到廠裡的那年,為了盡快投產,李建強在車間夜以繼日的調試機器,整整乾了半年。『我們公司主要生產卷煙紙、接裝原紙、濾嘴棒成形紙、鋁箔襯紙和高級字典紙等產品。我記得15號機剛剛進行設備安裝的時候,樹葉纔剛剛發芽,等快調試完所有產品生產線時,同事劉亮告訴我樹葉已經落了。』時間就是這樣在忘我的工作中悄然滑過,李建強帶領造紙工段員工圓滿完成了各項產品試驗生產任務,為公司作出了突出貢獻。

  15號紙機生產的高級字典紙,是企業行銷全球多個國家的拳頭產品。由於生產工藝復雜、難度系數大,生產中有時會間斷性出現紙張邊部洞眼現象。李建強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他開動腦筋,抱著不解決問題不罷休的心態,經過觀察,終於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近年來,李建強一一攻克了紙面產生黑印的技術難題、紙機生產更換品種時生產初期廢品率高、頻繁斷紙和節能增效等問題,而解決這些問題往往需要幾天幾夜的跟班作業,與機器『親密接觸』。經長期實驗和反復論證,李建強為降低紙機淨化系統的尾漿單耗和流失提出的改造方案在全公司推廣,實現噸紙單耗降低10kg,相當於降低60元成本,提高經濟效益720多萬元。

  李建強的『功勞簿』上遠不止這些,職業引領、榜樣引領的精神在他身上也體現的淋漓盡致。李建強說:『只有讓整個團隊,尤其是年輕員工更加優秀,企業纔能長遠發展。』20多年的工作經歷讓李建強深知『傳幫帶』的重要性。造紙工段80%以上是青工,為了讓年輕一代盡快地成長,他利用為數不多的休息日,把自己的實踐經驗,結合客戶反饋的質量案例,總結梳理歸納出來編成教材講義,利用分廠每年度檢修停機時間,對青年員工開展崗位技能專項培訓。在他的口傳心授下,青年員工們也成了工段上的生產骨乾,形成了『學習型、技術型、專家型』員工隊伍的風氣,為企業發展奠定了更加堅實的基礎。

  天色漸暗,記者離開分廠時,15號紙機正准備停機,例行每周一次的檢修與養護。從清洗部件、補油到加固螺絲,所有的環節都檢查好了纔能再開機工作。每一個小微細節李建強都要跟在現場親自把關,對他來說,這又是一個『平常』的不眠夜。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