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4月30日,虎林市人民法院民事審判一庭法官張淑梅榮獲第21屆『黑龍江省青年五四獎章』。
英雄的五月,青春的季節,我們在虎林市人民法院見到了這位80後法官張淑梅。她面目清秀,溫文爾雅,可身上卻有很多標簽:同事們眼中的『拼命三郎』『審判女漢子』,當地百姓心中的『貼心人』,而在黑龍江法院系統,她是全省法院辦案標兵、全省法院調解能手。

求高效按下『快進鍵』
2018年,虎林法院推行司法改革,組建了涉金融類案件專業審判團隊,集中審理民間借貸、金融貸款案件。張淑梅是這個團隊的帶頭人,她提出了快審、快判思路。
經濟糾紛,效率就是效益。張淑梅審判團隊按下了審理『快進鍵』。
『法院辦案效率就是高。』收到虎林法院送達的民事判決書,郵儲銀行虎林支行代理人說,2018年末,該行起訴了鄭國山、李曉琴等84人金融借款合同糾紛系列案件,總標的額400萬元,『張淑梅一周內連續開庭審理,這些案件從向法院起訴到今天判決僅僅49天。』
虎林市一個村屯200多名農民將土地包給一家合作社種植青貯飼料。因資金緊張,到了收割季節,卻沒錢收割,眼睜睜地看著青貯飼料一天天變黃,近萬元土地承包費更是沒有著落。農民到虎林法院起訴合作社要錢。
『不及時收割處理,青貯飼料將成為一錢不值的紫草。案件很急,必須快辦!』虎林法院黨組書記、院長沙雲凱將這起案件分給了張淑梅。
此時,張淑梅正陪著愛人蘇寧在天津醫院治病。
蘇寧說,那幾天,她邊護理我邊不停地接打電話,說的都是案子。『我知道她的性子,案件比什麼都急。我數了一下,大概有50多個電話吧。』
辦理完愛人出院手續、安排好休養後,張淑梅就奔波於案子查證、凍結青貯款、開庭、調解,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審結了這249起案件,及時保護了農民利益。
據虎林法院2019年一季度通報,張淑梅專業審判團隊審理案件已佔全院案件總數的16%。其中,張淑梅2018年個人結案669件,案件服判息訴率超過95%,無信訪舉報投訴。

保和諧下功夫『慢火精制』
一向急性子的張淑梅,也有不溫不火的時候。
張淑梅審理了一起贍養糾紛案件。原告周姓老人年事已高,生活不能自理。原照顧老人的小女兒,因工作原因搬離虎林市,而老人的另外兩名子女都不同意接到家中贍養。
『解決家庭糾紛,最理想效果就是排除矛盾、家和萬事興。』張淑梅說,司法改革後,案件數量增多,法官壓力很大,但遇到這樣的民事案件,寧願多擠出時間,多費些周折,也要把案件調解好。
圍繞如何審理,讓孩子接受老人,讓老人晚年生活舒心,張淑梅在國法、天理、人情和諧統一上下足了工夫,做起了大量矛盾化解工作,使親情走近、誤會消解,最終,養老問題圓滿解決。『母親有了好去處,我也安心工作了。』老人的小女兒放下了擔懮。
據了解,張淑梅審理的民事糾紛案件中,有76%是以調解或撤訴方式結案的。
2016年臨近中秋節,張淑梅巡回到852農場調解一起因建築雞捨引發的合同糾紛案件,原告索要工程款2萬元,被告以工程質量不合格為由反訴要求賠償損失3萬元。查清事實後,雙方當事人提出和解意願。根據一方當事人提議,張淑梅帶著原告來到被告所在公司,協商和解方案時,雙方當事人再度發生爭執,現場瞬間衝出20餘人。場面一時混亂,張淑梅冷靜果敢處置,通過公安機關介入控制了局面。
『這種局面下,令大家想不到的是,張法官反而又組織我和對方調解。我欽佩她的勇氣和執著,也放棄了原來爭口氣的固執和斤斤計較。』原告白偉說,經過一整夜的『算帳』,他和被告達成了協議。

守初心用青春之我奮斗
張淑梅性情耿直,律己嚴苛。
有一天,張淑梅上班時,發現辦公桌上有一個信封。裡面有東西。她沒有打開,而是將信封交給了庭領導。
『這是你寫的優秀案例發表了,雜志給你郵寄來的稿費。我讓金月取出來給你。她看你不在,就放你桌子上了。』庭長劉澤民當面打開了信封,又不忘數落著金月。
金月說,張淑梅很拼的。她在民一庭擔任書記員時,一個人擔起了全庭40%案件的調查和庭審記錄、整卷歸檔工作,年均參與辦案300餘件。
張淑梅愛人蘇寧深有同感,至今還記得用過晚餐後,他駕駛摩托車陪著妻子一次次在市區內找人送達的場景。走!跟我去找人。蘇寧說,這是她常說的一句話。『她下班回家,有時會帶著要送達的案件材料。她對我說,找不到被告無法送達,案件就結不了,她著急。』
緊張的工作節奏,張淑梅的臉上、身上過早刻下超出年齡的歲月印記,一到秋天換季時刻,她的手腕就會疼痛,有時還腰背酸麻、腿腳浮腫。母親給了一個偏方,用草藥貼肚臍,囑咐她每次只能貼半個小時。有一天晚上,她下班回家,覺得很累,貼完後就睡了,半夜被劇烈的疼痛驚醒,患處嚴重燙傷。第二天,她又來到單位,因為疼痛,只能站著辦公,來回走動著調解案件,晚上回家還要寫當天的結案文書。
『張淑梅不會因為自己的一點傷痛影響辦案,更不會因為自己的原因,把當事人對法律的期待拉長。這是她存於內心深處的一份責任和擔當。』虎林法院分管副院長說。

采訪結束時,筆者在張淑梅的一份學習心得中看到了她寫下的這樣一句話:有愛纔會有信仰,這是通徹生命最深的秘密。
這就是我將無我、不負人民,以青春之我創青春之事業的張淑梅,用愛承擔起責任,用奮斗履行著一名青年法官的職業擔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