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搜 索
殘奧冠軍王海濤獲全國自強模范 輪椅冰壺成就他自信人生
2019-05-18 20:11:51 來源:東北網  作者:楊帆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5月18日訊(記者 楊帆)近日,第六次全國自強模范暨助殘先進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黑龍江輪椅冰壺隊、國家輪椅冰壺隊隊長王海濤榮獲全國自強模范。在平昌冬殘奧會上,半決賽對戰加拿大隊關鍵時刻,王海濤放手一博以4:3戰勝勁敵加拿大隊,使中國隊成功晉級決賽。決賽中,他帶領輪椅冰壺隊隊員們以6比5戰勝挪威隊,獲得冠軍,為我國奪得冬殘奧會歷史上的首枚金牌做出巨大貢獻。

國家殘疾人輪椅冰壺隊隊長王海濤。 資料圖

  冰壺比賽需要設計、策劃、技戰術並用,需要和對手斗智斗勇,往往一招不慎就全盤皆輸。對王海濤而言,冰壺運動不單單是一種生存手段和技能,還是他生命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冰壺練就了他勇敢頑強的性格、勇於挑戰的意志和承擔壓力的心理,成為他理解人生意義的一把鑰匙。出生於哈爾濱市依蘭縣的王海濤,9歲時因突發急性脊髓炎造成下肢殘疾,2008年初,他被黑龍江省殘聯選入剛組建不久的輪椅冰壺隊。

王海濤在平昌冬殘奧會比賽現場。 資料圖

  剛開始進行輪椅冰壺訓練,訓練場館、訓練設施和器材都沒有保障。沒有專用的場館,輪椅冰壺隊只能插在健全人運動隊休息的時間上冰訓練,比如中午、晚上和凌晨。冬天凌晨三、四點鍾上冰是最難熬的,需要凌晨一兩點鍾起床,洗漱,然後下樓做熱身訓練。哈爾濱冬天的凌晨經常零下三十幾度,寒風刺骨,王海濤和其他輪椅冰壺隊隊員們忍受著寒冷和飢餓,堅持著訓練。與健全人運動員相比,殘疾人運動員在訓練中往往要承受更大的壓力和成倍的痛苦。冰壺場常年寒氣逼人,冬天溫度低到零下十幾度,夏天也高不過十度,即便是健全人呆久了都會受不了,王海濤和其他隊員都咬牙堅持著。『輪椅冰壺和健全人冰壺的技術動作完全不同,由於是坐在輪椅上擲壺,不能像健全人一樣滑行後大力擊打,也沒有隊員在冰壺前行路線上掃冰相助,所以投壺力量和路線控制要更嚴格,難度要更大,一個簡單的投壺動作都要練習數萬次。』王海濤說。

  由於輪椅冰壺運動員都是下肢殘疾,建隊之初,住宿地和訓練場地都沒有無障礙設施,訓練場地在地下室,食宿地點在樓上,每天教練都把運動員背到樓上。為了減輕教練的負擔,在教練員背其他隊員上、下樓的時候,王海濤總是自己一節節的自己爬。身為隊長的王海濤在生活、訓練中總是幫助其他運動員,打飯、打水、修理輪椅,第一個上冰,最後一個下冰。由於家庭困難,在訓練空閑的時間,王海濤還要回家,幫家裡種地及乾些農活。

  從黑龍江輪椅冰壺隊成立開始,到平昌殘奧會奪得金牌,輪椅冰壺運動員們足足奮斗了十一年。由於運動員的補助不多,每年的訓練時間有限,冰上訓練又極其苦累,王海濤也曾想過放棄,也想過換份工作賺錢養家,可是對冰壺運動的喜愛和對金牌的渴望讓他最終沒有放棄這項運動,他堅信通過全體運動員的共同努力,一定會奪得冬殘奧會金牌。

  『站在領獎臺,看著五星紅旗伴隨國歌冉冉昇起的那一刻,我深深的感受到這枚金牌的力量。』王海濤說,這枚首金凝聚了多少教練員和殘疾運動員的期盼和凝望,十二載的寒來暑往,唯有『奪金的夢想』激勵著王海濤和他的隊友不畏艱辛、奮勇前行,自立自強贏得獎牌,也贏得了精彩的人生。

責任編輯:姜繼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