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綏化
搜 索
綏化全力打好增產增效增收『第一戰役』
2019-05-22 14:01:41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洪家興 岳海興 程瑤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5月22日訊 日前,記者從綏化市農業農村局了解到,綏化全市旱田播種已完成2270.3萬畝,已於5月10日基本完成播種計劃;水田插秧已完成459.8萬畝,佔計劃85%,預計23日全部完成插秧,實現了全部農作物播(插)在了豐產期。據悉,為了打好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第一戰役』,入春以來,綏化市就全力以赴抓好備春耕生產的推進落實。

  調整種植結構增加農民收入

  按照國家和省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綏化大力宣傳生產者補貼政策,引導農戶合理確定種植意向,調整優化品種品質結構,確立了優玉米、穩水稻、增大豆和蔬菜的目標。初步統計,全市玉米播種面積1423萬畝,比去年調減175萬畝;大豆播種658萬畝,比去年增加163萬畝;水稻計劃播種541萬畝,與去年基本持平。蔬菜等經濟作物計劃發展到330萬畝。

  明水縣通達鎮智慧農業『大觀園』總經理王國軍告訴記者,去年他種了500畝日本品種『卡木一』圓蔥,銷往俄羅斯等地,淨收入150萬元。今年,他種了大蒜、甜香瓜等10餘個品種,大蒜與山東省壽光市的蔬菜種植合作社簽訂了收購協議。『等大蒜收獲後,還能補種一茬秋白菜,我相信今年又會是一個豐收年。』

  按照《綏化市寒地黑土百萬畝蔬菜產業經濟帶發展規劃》的布局,綏化市重點推進蔬菜產業基地、冷鏈物流、批發市場建設,突出蔬菜、菌類營養功能成分提取開發,開工建設一批產業化項目。『蘭明青望海』五個縣(市)開工產業鏈項目50個以上、建設千畝規模『十化』標准園區10個、萬畝以上標准園區1個,5個縣(市)蔬菜等經濟作物種植面積預計達到180萬畝。此外,全市鮮食玉米種植面積將達80萬畝。今年綏化還將積極籌備第32屆中國鮮食玉米·速凍果蔬大會暨第3屆綏化鮮食玉米節。

  抓好春耕准備破『春脖子』短困局

  為了有效化解今年『春脖子』短、農事活動集中的困局,綏化市緊緊抓住物資、資金、農時、標准、保障等幾個關鍵環節,做好備耕准備。

  一是物資資金不拖後。物資資金總體准備充足,種植業共需資金107.5億元,春耕階段共需化肥91.5萬噸,農藥4530噸,柴油12.4萬噸,已於4月上旬全部下擺到位,為春耕生產提供了保障。

  二是農時標准不降低。牢固樹立錯過農時就是災的思想,嚴把農時標准,適時早播。編輯下發了《2019年玉米水稻大豆種植日歷》,指導各地在5月10日前結束播種;5月23日前完成水稻插秧。

  三是農資打假不放松。全市重點開展了以打擊非法轉基因種子、打擊侵犯植物品種權和制售假劣農資三項執法行動。召開生產經營商大會10次,張貼承諾書950份,發放致廣大農民朋友一封信26萬餘份,懸掛標語條幅286條,出動執法人員1336人(次),檢查農資經營門店1232個(次),查處案件24起,行政罰款15.15萬元,沒收種子300公斤。

  依靠科技推廣降低生產成本

  在肇東市稻香水稻種植合作社,綠油油、苗齊苗壯的秧苗讓人滿心歡喜。理事長王瑞昌告訴記者,合作社去年試種了50畝歐盟有機標准水稻,全部賣上了高價。今年2000畝水稻全部按照這個標准進行種植,還從北京新引進了生物降解?的新技術,對稻苗的生長過程進行霧化噴灑,不僅可以減少農藥和化肥的使用量,同時還能提高水稻的品質。

  今年除種子和柴油價格比較平穩外,化肥和農藥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上漲,化肥整體上漲幅度200元/噸左右,農藥同比增長6%左右。為此,今年綏化重點推廣農業『三減』、玉米大壟栽培、測土配方施肥、寒地蔬菜優質高效生產集成創新栽培、玉米螟綜合防控等12項節本增效技術措施,推廣面積5000萬畝次以上,畝均可節約成本80元左右。

  在抗旱防蟲方面,綏化依靠水源建設和大機械作業,及時進行蓄水、封?保?作業。依靠超前制訂病蟲害防控預案,確保三大作物無重大疫情災情發生。據悉,綏化全市新打抗旱水源井4958眼,新購抗旱設備111臺套,維修抗旱設備3000餘臺套、攔河壩4座。全市33.5萬臺機械已於3月20日前全部檢修到位。原壟卡種技術推廣面積達217萬畝,對於旱情較重地塊積極擴大節水灌溉和坐濾水種面積,初步統計全市坐濾水種面積達到840萬畝以上。重點推廣玉米螟綠色防控技術、稻瘟病綜合防治技術和大豆食心蟲綜合防控技術。下發了《玉米水稻大豆主要病蟲害綜合防控技術方案》,開展農民普及性培訓70.8萬人次,舉辦各類培訓班1000餘期,發放科技書籍15.7萬餘冊;培訓新型職業農民3750人。

責任編輯:楊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