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28日訊 5月24日,寶清縣舉辦了第三屆農耕文化節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富硒水稻標准化種植基地啟動儀式。
啟動儀式上,北京協和陽光集團董事長耿海、三合聖世副董事長張叡以及黑龍江黑土頭稻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尖山子鄉黨委書記分別致辭;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代表為黑龍江黑土頭稻農業有限公司『富硒水稻標准化種植基地』授牌;北崗農民種植合作社分別與寶清縣家樂購超市、華聯超市和佳美樂超市簽訂了購銷協議。
在農耕文化節的活動現場還舉辦了手工插秧和機械插秧表演以及尖山子鄉富硒特色農產品展示品鑒活動。手工插秧表演向嘉賓們展示了傳統插秧所獨具的魅力,機械插秧則展示了農業發展的現代化水平;具有地域特色的富硒大米、富硒水果等各類富硒農產品贏得了品鑒者的一致好評。
啟動儀式結束後,北京協和陽光集團、三合聖世、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等嘉賓們來到落戶寶清縣的中國水稻研究所北方水稻研究中心試驗基地參觀。之後,寶清縣舉辦了富硒產業發展論壇會。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副教授周朝昕分享了硒產業的科研成果,三和聖世副董事長張叡分享
了硒產業的營銷理念,寶清縣富硒產業協會和部分優秀電商企業也分別發言。論壇會結束後,所有參會人員一起來到農品匯,參觀、品鑒寶清縣優秀企業和合作社的特色農產品。
北京協和陽光三合聖世副董事長張叡說:『去年我們與寶清黑土頭稻合作面積是2000畝,今年我們又增加了合作面積。通過協和陽光三合聖世的「熙谷驛站」,我們已經把黑土頭稻推向了全國各地,黑土頭稻的大米非常受老百姓的歡迎,因為這個米每公斤的含硒量達到570微克。』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博士張明說:『寶清黑土頭稻作為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標准化種植基地,中國地質大學一直在給黑土頭稻做技術支橕。我們的目標是讓消費者能夠吃到標准化、放心、健康有機硒產品。去年我們和黑土頭稻合作了一個2000畝的標准化示范基地,今年准備推廣到1萬畝。』
據了解,近年來,寶清縣委、縣政府依托獨有的富硒資源優勢,確立了『以硒興業、以硒富民、以硒強縣』的戰略目標,實施了『市場引航、政府掌舵、企業劃槳』的推進措施。全縣從事富硒產品生產、加工和銷售的企業發展到70多家,建設標准化富硒農作物種植基地100多個,面積發展到50萬畝。引進了中國北方水稻研究所北方研發中心,與中國地質大學、八一農墾大學等專業院校深度合作,建立了富硒農產品檢驗檢測中心,打造了多品類、多元化富硒食品深加工產業集群,形成了產、加、銷一條龍產業鏈,全力打造『中國北方富硒食品之都』地域特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