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龍江日報6月5日訊 『我國鹽鹼地面積在世界上位居第三。東北蘇打鹽鹼地是我國主要鹽鹼地類型之一,總面積500萬公頃,特點是以碳酸鹽為主,具有高PH值,比較其它地域鹽鹼地,這種情況更為嚴重……』向記者娓娓道來的是東北林業大學副教授藺吉祥。
眼前這位34歲的年輕人學生氣未脫,充滿活力,卻已是7個研究生的導師。藺吉祥是農學博士、理學博士後,就職於東北林業大學鹽鹼地生物資源環境研究中心,主攻方向是植物逆境生理生態學。改良和恢復家鄉生態環境,治愈土地疾病,讓貧瘠的土地上長出更多有生機、有價值的植物、作物,便是這位土生土長哈爾濱人的終極目標。
幾乎沒有休息日是他的工作常態。藺吉祥除了在實驗室進行試驗,就是到野外調研。他回憶,一次觀測羊草種子的發育動態調研,每天要蹲著工作四五個小時觀察記錄,高溫暴曬、蚊蟲叮咬、體力透支、吃住艱苦……但他們最終完成了論文,並在國際權威刊物上發表。
工作以來,藺吉祥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省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等9項。至今發表第一作者學術論文50餘篇,其中SCI論文23篇,並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3項。
選育更多抗逆品種,不但讓鹽鹼地上生長出綠色植物,還要培育經濟作物,這是藺吉祥近期的一個工作目標。現在他正研究蓖麻種子萌發階段如何適應鹽鹼環境,他說:『一次小小的成活,對龍江鹽鹼地改善治理、增加可利用耕地資源、優化生態環境等方面而言,都意味著是一種希望,意義非凡。』
責任編輯:王傲
熱點新聞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