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8日訊(記者 王春穎)2019年高考已落下帷幕,針對文綜考試試卷政治部分試題,記者在考後采訪到了哈三中政治教師金美燕。金美燕老師表示,縱觀本套高考政治全國2卷試題,充分體現新發展理念,所選背景材料全部是當下熱點或長效熱點,所設置的問題皆指向我國目前著力解決的重大關注熱點問題,努力弘揚的民族精神,試題緊扣時代脈搏,強調凝聚青年學生的政治認同。
金美燕老師說,總體看來,本套試卷呈現如下幾大特點:

一是難度適中,高頻考點突出。本套試卷不特別強調考點覆蓋面,反而突出高頻考點。例如第12題,以圖像形式考察價格變動的影響;第18題,考察國際關系;第23題考察認識論,這幾乎是年年必考考點。
二是體例穩定,少量創新有亮點。四大必修模塊的試題分布延續往年模式,體例上沒有重大創新,只是在選擇題題型上恢復了一組近年少見的『一材多題』(選擇題20—21),而且是《文化生活》與《哲學與生活》的組合。此外比較有亮點的是第39題,材料提供六項原則,學生可以選擇其中三項進行闡述。這種設問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給靈活答題以很大的自由空間。
三是立足時代,激發責任意識。本套試卷通篇素材全部為時效熱點或長效熱點,經濟方面突出當前大事,涉及外貿外交;政治上強化體制改革;文化上突出文化自信與民族精神。例如第13題的減稅降費;第15題的科創板;第18題貿易戰;第16、17題考察國家機構;第19題圍繞返還流失文物;第23題五四運動100年。選材引導學生關注國家現實問題,激發家國情懷,凝聚政治認同。
四是突出科技,培育科學精神。本套試卷從不同模塊、不同題型,圍繞科技問題多角度設問。例如第15題以科創板為背景;第22題以『人造纖維』為背景等。通過高考平臺強化科技是引領發展第一動力,引導學生樹立科學精神。
五是共享發展,以人民為中心。試卷第14題考查居民消費,第40題考查人民主體地位。突出在中特事業中發揮人民的主體作用,同時體現『發展為人民』的共享發展理念。
六是主體視角,重視解決問題。本套試卷的主觀題突出主體角度,重在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第38題中國企業角度;第39題任選三個主體角度;第40題以『勞模』為背景,考察人民主體。所選材料皆是當前具體時政,這種材料學生不容易產生陌生感,容易上手。
金美燕老師說:『總體而言,本套試卷材料有情懷有高度,設問不偏頗不難,符合平時訓練難度要求和知識覆蓋,是一套能夠讓考生產生獲得感的優秀試卷。』
教師簡介:
金美燕,哈市第三中學政治教師,中教高級,高三文綜備課組長,哈爾濱市優秀教師,哈爾濱市中青年骨乾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