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緬懷先烈,以先烈的精神和事跡團結教育人民,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是東北烈士紀念館的建館宗旨。面向觀眾和社會,開展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是東北烈士紀念館的神聖使命。我們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依托豐富而特有的紅色文化資源,積極創新形式,豐富教育載體,充實教育內容,著力打造新時代黑龍江革命理想信念教育的「常學常新的生動課堂」。』東北烈士紀念館、東北抗聯博物館館長劉春傑,9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言語中充滿責任和激情。
劉春傑說,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革命傳統鑄魂育人,大力提倡革命文化,不斷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為革命紀念館建設事業注入了新的動力。
以傳承紅色基因、弘揚英烈精神為宗旨的東北烈士紀念館,作為中國共產黨建立的第一家規模較大的革命紀念館,自1948年建成開館以來,楊靖宇、趙尚志、趙一曼、楊子榮、董存瑞、蘇寧、張華等英烈的光輝事跡在這裡廣為傳播,他們捨身奉獻的愛國主義精神、寧死不屈的高尚品格,感染教育了幾代人。
作為弘揚革命文化的重要陣地,東北烈士紀念館自建館迄今70多年來,充分發揮愛國主義教育作用,先後籌建了黑龍江省革命博物館、東北抗聯博物館、中共黑龍江歷史紀念館,在革命文物征集、藏品管理、陳列展覽、學術研究等方面累計獲得國家及省部級獎勵200多項,使東北地區自有黨組織以來的革命、建設、改革的光輝歷史生動展現在國內外觀眾面前。
值得一提的是,為弘揚東北抗聯十四年艱苦卓絕的斗爭精神,擴大愛國主義教育宣傳主陣地而建成的東北抗聯博物館,已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東北抗聯歷史的展示平臺、東北抗聯精神的宣傳窗口、東北抗聯文物的資源寶庫。其基本陳列《抗戰十四年——東北抗日聯軍歷史陳列》榮獲第十三屆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推介優勝獎。
此外,被譽為『文博戰線上的輕騎兵』的東北烈士紀念館流動展覽小分隊組建40多年來,積極向廣大人民群眾宣傳英烈事跡,弘揚革命傳統,至今足跡已遍布全國21個省級行政區、百餘個市縣,行程3.7萬公裡。
如今,東北烈士紀念館、東北抗聯博物館已成為宣傳東北地區革命烈士和抗聯精神的重要窗口,研究東北抗聯歷史和文化的重要陣地,展示中國共產黨在黑龍江地區發展歷程的重要平臺,更是激發廣大觀眾愛國熱情、凝聚民族力量、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場所。
劉春傑說,愛國主義教育是樹立信仰、感召國人、凝聚民心的思想道德建設工程,是塑造民族之魂的歷史篇章。東北烈士紀念館將繼續堅持以『弘揚英烈精神、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己任,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續發揮在開展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方面的優勢,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在新時代擔當新使命新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