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虎頭景觀。

興凱湖風光。
黑龍江日報6月14日訊 近年來,雞西市突出轉型昇級『一條主線』,叫響中國石墨之都、生態旅游名城『兩張名片』。
在石墨產業發展中,雞西市將其作為轉型發展的主導產業來打造,精心培育、悉心呵護,石墨產業正在加速由小向大、由低向高、由弱向強、由有向好轉變。
雞西市把發展旅游產業作為綠色發展的重要途徑,圍繞建設『生態旅游度假基地』目標,打造『生態旅游名城』的名片。積極引入各類發展要素,打造核心旅游品牌,提昇雞西旅游影響力,推動旅游業加快發展。
石墨之都業強名響發展強勁
雞西是世界優質石墨主產區,累計探明石墨儲量6.62億噸,最高品位達22%,尤以大鱗片晶質石墨享譽全球,柳毛石墨礦是世界最大的大鱗片晶質石墨生產基地。2014年,雞西市被中國礦業聯合會命名為『中國石墨之都』,成為黑龍江省首家、全國第11家國家級礦業名城。
近年來,雞西把石墨產業作為轉型發展的主導產業來打造,堅持向資源精深加工要發展,大力引進戰略投資者和專業技術人纔,著力做好增鏈、補鏈、延鏈、擴鏈文章,推動產業向規模化、集群化、高端化方向發展。中國石墨之都已成為雞西的城市新名片。
產業集群規模初現
走訪雞西浩市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建民介紹:『我們對石墨精深加工生產的人造金剛石已經做到寶石級,最大可以合成5~ 10克拉。現在公司有22臺機器同時生產,預計全年產量可以達到1萬多克拉。』
目前,雞西市石墨企業已經發展到51戶,其中深加工企業34戶,先後引進韓國LG、北汽、中國寶安、香港浩市、哈工大機器人等行業領軍企業,規劃實施了總投資27.5億元的北汽普萊德鋰電負極材料及石墨深加工、總投資19億元的哈工石墨碳基材料、總投資15.6億元的唯大(雞西)石墨烯產業園一期等一批深加工項目,形成規上企業18家,涉及密封材料、傳導材料、超硬材料、蓄能材料、石墨烯材料等六大產業鏈,負極材料、石墨紙等17種深加工產品。
雞西市的『老字號』企業原恆山區柳毛碳素有限公司與貝特瑞戰略合作,共同組建了雞西龍鑫碳素有限公司,通過盤活改造原企業的廠房設備等資產,雙方共同開展石墨深加工項目。預計項目達產達效後,年可生產石墨電極30000噸、石墨坩堝10萬個,高純石墨5000噸,年可實現銷售收入14億元。
2018年,全市石墨精礦粉產量38.7萬噸,深加工制品產量11.3萬噸,實現產值、稅收同比分別增長36.1%和92.8%。今年,雞西市又謀劃實施了20個石墨深加工項目,這些項目投產後,可新增深加工企業8戶,新增深加工產品11種,新增產業鏈條2個,並打造成10萬噸高純石墨生產基地和10萬噸負極材料生產基地。一季度,全市石墨產業產值同比增長46.7%。
產業發展基礎不斷完善
為夯實石墨產業發展基礎,雞西市規劃建設了恆山、麻山兩個石墨特色園區,規劃面積15平方公裡,已開發利用6平方公裡,入駐深加工企業17戶。設立了5000萬元石墨產業發展引導資金,支持關鍵技術攻關、關鍵產品開發、關鍵項目引入。加大石墨專業人纔培養力度,依托黑龍江技師學院,成立了黑龍江石墨產業技能人纔雞西『校政企』聯合體培訓基地,黑龍江工業學院正籌劃開設石墨專業選項班。在電力政策上,制定出臺了《關於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若乾意見》,對石墨負極材料生產企業給予每千瓦時0.1元的用電補貼支持。在資金要素上,設立了5000萬元石墨產業發展引導資金,支持關鍵技術攻關、關鍵產品開發、關鍵項目引入。目前,雞西市石墨產業已被納入上海股權托管交易中心的孵化基地,相關企業正在按計劃開展『上股交』、『新三版』上市融資工作。
科技創新引領產業發展
也許沒有人計算過1克拉石墨原礦市場價值幾何,但是用石墨加工出來的1克拉寶石級人造金剛石市場售價卻是萬元起步的。
再比如經過選礦出來的純度95%石墨市場價格是每噸3800元左右,而通過精深加工生產出的天然石墨負極產品,市場價格將達到每噸40000元,加入納米硅的天然石墨負極材料市場價格則可達到57000元左右。
石墨新材料的精深加工體現了科技創新引領產業發展的無窮動力。近年來,雞西市牽頭建設了一批『國字號』『省字號』創新平臺,組建了國家級石墨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建立了3個石墨企業工程研發中心、2個院士工作站,以及樂新省級石墨烯研究院和石墨新材料研發中心、『中烏碳晶體重點聯合實驗室』,石墨科技研發實力得到大幅提昇。雞西國家級石墨產品監督檢驗中心,檢測能力100%覆蓋國內現有石墨制品,國際標准檢驗參數達60%以上。雞西還是黑龍江省石墨產品標准化技術委員會、石墨烯標准化技術委員會和石墨高技能人纔培訓基地所在地;經過積極爭取,全國鱗片石墨分技術委員會籌建工作進展順利,即將落戶雞西市,雞西在石墨產業上的話語權和影響力正不斷增強。同時,雞西市還建設了省級石墨產業園區孵化器,在孵企業41戶,出孵企業30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