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4日訊 (記者 杜筱) 7月4日,由國家衛生健康委2019年世界人口日宣傳活動及『中國好醫生中國好護士』現場交流活動走進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一醫院,黑龍江省穆棱林業局楊木橋林場醫生周雅傑獲得『中國好醫生』4月月度人物並現場領獎。這是她繼2018年獲得國家『2018尋找最美醫生』活動中獲最美醫生稱號之後的又一殊榮。

在一個山路崎嶇、偏僻遙遠,一天只能通一次客車的小林場,周雅傑,這名55歲的普通基層醫生,紮根林區,執著堅守,無私奉獻,春去秋來32載與聽診器為伴,用高尚的醫德,赤誠的愛心,無私的敬業品格,守護著這一方百姓的生命健康,成為大山深處百姓心中最溫暖的印記。

半路出家當醫生,為的是百姓的需要
能看病、能打針、能針灸、能接生,如今已經成『全科醫生』的周雅傑,很難讓人想到1984年是以一名中專營林專業畢業生身份參加的工作。在最基層林場的工作經歷,讓她真切感受缺醫少藥為大家帶來的『痛苦』。這也讓她有了從醫的決心,一次次找領導請求轉行學醫。1987年,她終於如願以償地轉行到醫療戰線工作。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大跨度的『改行』,對周雅傑的知識體系也是巨大的挑戰。為了成為一名能給職工群眾看好病的合格醫生,周雅傑先到穆棱林業局醫院實習,相繼在檢驗科、內科、婦產科學習,雖然下了很大功夫,可還是一知半解,有很多搞不懂的地方。為了系統學習醫療知識,周雅傑決定克服當時已成家等諸多不便,參加成人高考,成為哈爾濱職工醫學院醫療專業的一名學生,脫產學習三年。
1992年,周雅傑學成歸來。面對留在林業局醫院工作,能常與父母相聚這樣的條件,周雅傑依然選擇了大山,回到了最初工作的楊木橋林場,成為當時唯一的一名外出學習返回林場的醫生。

從此,春夏秋冬、酷暑嚴寒,她身背藥箱,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白天一聲招呼,夜間一陣敲門,奔走在林場百姓當中。老人、孩子、婦女,頭疼腦熱、心慌氣喘、婦科普查……每天30多人次的接診讓她緊張而充實。

周雅傑常說,我就想真心實意地想治好百姓的病,通過自身努力看到他們解除病痛露出笑容時,是我最幸福的時刻。
勤學苦練提醫技為的是百姓的信賴
在地處偏遠,交通不便,醫療條件簡陋的基層衛生所,面對的人群卻是男女老少,每天都可能有不同的疾病發生。周雅傑想的是怎麼有效地解除他們的病痛,尤其是她發現寒冷濕涼的生活工作環境,導致林區腰腿疼痛的風濕患者較多,他們用藥好一階段,停藥又開始疼,西醫沒有太大的療效。看到他們被病痛折磨的痛苦和眼中對她的信賴期待,作為醫生的周雅傑心中感到沈甸甸的。

怎麼辦?用中醫針灸方法會不會有效果呢?這樣想著,周雅傑就開始琢磨學習中醫及針灸方面的知識,不僅在自己身上找穴位、下針練習,還拉著愛人到中醫醫院掛針灸理療科『看病』『偷師』學藝……學藝回來後,她憑著記憶在自己身上反復的針灸摸索,學會了中醫的針灸,又學習了按摩、刮痧,並結合西醫的內科外科婦科皮膚科知識,逐漸運用到臨床實踐中。

周雅傑深知,醫學知識就像浩瀚的海洋,沒有盡頭。紮實的醫學知識,是百姓信賴的基礎。為了提高醫技水平,她買了很多的書籍,訂了一些雜志,還在網上訂課程,沒白沒黑地學習。32年來,她在實踐中學習,又把學到的知識運用於實踐,根據臨床癥狀和所學知識科學實踐,對常見病多發病診斷無誤,盡量不讓患常見病和無需進一步確診或手術的病人轉診,節省了患者的開銷,她也從沒有讓患者在自己手裡誤診或延誤轉診時間。這些年,周雅傑治愈了無數各類患者,還接生了20多個新生命,成為一名百姓信賴的好醫生。
醫者仁心付關愛讓重病患者點燃生的希望
在楊木橋林場衛生所,我們見到了一個22歲的陽光女孩郭長竹,她笑瞇瞇地一直跟在周雅傑身邊。起初,我們以為她是陪哪位老人來看病的孩子,經了解纔知道她是一位惡性腫瘤患者,等著周雅傑忙裡偷閑給她做針灸按摩。去年6月,她被發現肝被膜下膈肌上長了一個16公分大惡性腫瘤,因腫瘤太大無法手術,家庭條件不太好的她在大家的捐助下去上海做了第一次介入手術。回來時,由於多日的恐懼和旅途的勞累,她高燒不退手腳冰涼,整個人都已經崩潰了。看著她從小長大的周雅傑聞訊立即趕到她家,給她吃完退燒藥後就開始試著給她針灸、刮痧、拔罐兒,按摩通經絡……經過一個多小時全身經絡的調理,她手腳都熱乎了,臉也紅潤了。
從那以後,周雅傑隔一天就免費給她做一次刮痧、按摩通經絡,增強她的免疫力,並像對待親閨女一樣與她談心,進行心理輔導,樹立她抗病魔的信念。一年過去了,周雅傑為她做了近200次,每次1個小時中醫方法治療。在她的精心調理和耐心開導下,郭長竹精神狀況和身體狀況越來越好,根本看不出是一個曾經歷了生死的患者。郭長竹告訴記者:『20多年前,我是周姨親手接生的,現在又鼓勵我與病魔抗爭。她像我的媽媽一樣愛我,我也愛她。』
今年50歲的邢桂香在1993年冬患上了急性類風濕,全身關節腫痛,不能行走,生活不能自理,痛苦不堪的她因家境貧寒放棄了到外地治療,只好在家熬著。周雅傑找到她,問她敢不敢試試中醫針灸,這讓絕望的邢桂香看到了一線希望。就這樣,周雅傑每天為她針灸。沒有烤電的治療儀器,就用電吹風當烤電機,為她烤電驅寒。經過近三個月的治療,邢桂香漸漸痊愈了。夫婦倆拉著周雅傑的手,哭著說:『周姐,多虧了你,沒有你,我們全家就沒有希望了。』
還有,連續20年眩暈不斷的朱月蘭,身患白內障、癲癇、高血壓等多種疾病的鄭秀蘭,輕生喝藥的王妹芹,82歲患有心髒病的倪大娘,85歲常覺胃脹、心髒難受的孟大爺,82歲患有腦梗的唐恩……周雅傑為楊木橋林場的每個人都診治過,像熟悉家人一樣熟悉每個人的身體狀況。只要患者需要隨叫隨到,林場人的『病歷』她都記在心裡。尤其是她通過針灸、按摩、刮痧、烤電等中醫療法和西醫相結合,救治了這裡許多風濕病、心髒病和腦血栓的病人,延長了許多老年綜合病人的生命。她用點滴的業績詮釋著行醫之道,她的醫者仁心溫暖著林場的每一個人。
周雅傑告訴記者,作為一名醫生,我看的是病,救的是心,開的是藥,給的是情,只要帶著真情和愛心,有時候一個親切的笑臉,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溫暖的問候,一個攙扶的細心動作,本身就是一味對癥的良藥。
最美醫生送溫暖接受返聘堅守深山
32年來,周雅傑每天拿著聽診器、體溫計、血壓計、手電筒,為上門就診的百姓問診查病,聽取訴求、斟酌病情、確定治療方案;32年來,周雅傑身背藥箱,無數次奔忙在行動不便的病患百姓家中,為他們打針送藥、針灸刮痧、按摩烤電、導尿接便、解除病痛。32年的春夏秋冬、32年的健康守護,周雅傑在這個平凡的崗位默默堅守,換來了職工群眾百倍的信任和依賴,楊木橋林場的百姓已經融入到她生活的每一天,融入到她生命的點點滴滴,她無愧『醫生』這個稱謂。

但在內心一角,周雅傑也有著對家人的愧疚。她愛人原來是林場的校長,在學校撤並後陪她留在了山上,放棄了再為人師的機會;女兒從十歲下山讀書,她沒給開過一次家長會;這32年,她也沒下山陪父母過一次春節,甚至雙親過世,她都沒能第一時間在身邊守候……周雅傑感謝每一位家人對自己的支持與理解,她也感謝每一位楊木橋百姓對自己的信任與關愛。
如今,和周雅傑一起學醫的同學早已在大醫院身居要職,而她一直默默無聞地堅守深山,但她覺得自己的精神無比富有。說:『我獲得過「全國衛生計生系統勞動模范」「白求恩式好醫生」「最美醫生」等許多榮譽,還有一項最令我欣慰的榮譽,是林場百姓的認可和依賴。』

2019年2月,55周歲周雅傑退休了。臨近退休前的夜晚,周雅傑把白大褂洗得乾乾淨淨,卻看著它徹夜未眠。在群眾懇切的呼聲中,她再次選擇了楊木橋林場的職工群眾,接受返聘,繼續當一名林場醫生。她說:『百姓需要你,你纔有價值』。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近年來,她的事跡被廣為傳頌,感動了無數人,曾榮獲2015年『感動森工』十大人物,2016年『感動龍江』十大人物、全省健康杯首屆最美醫生稱號,2017年全國衛生系統勞動模范,2018年被白求恩精神研究會和中國醫師協會授予『白求恩式好醫生』榮譽稱號,2018年在國家衛健委和央視聯合舉辦的『2018尋找最美醫生』活動獲最美醫生稱號……
這位『半路出家』的醫生,32載春秋與聽診器為伴,與大山相守,用平凡而偉大的堅守,溫暖著穆棱林海這方百姓,成為他們健康的守護者,也為自己交出了一份令人贊嘆的人生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