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大慶男孩獲『世界頂尖獎』 被7所世界名校瘋搶
2019-07-05 09:28:11 來源:大慶網  作者:沈艷茹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劍橋國際考試委員會高級官員(右)為李嘉寧頒獎。

  東北網7月5日訊 2016年12月,大慶日報報道了大慶一中劍橋國際中心學生李嘉寧,在IGCSE數學科目全球聯考中,獲得了100%滿分的全球最高分,從7.1萬學生中脫穎而出,摘得劍橋卓越學子『世界頂尖獎』,全球僅3人!

  今年李嘉寧畢業了,這個曾讓全世界為『中國·大慶』豎起拇指的男孩,是否實現了心願?大慶日報記者再次進行了采訪。

  這裡打開了他嶄新的世界

  2018年10月17日,對於李嘉寧來說,是人生中最具紀念意義的節點——愛丁堡大學的預錄取通知飛到了他的郵箱裡,雖然不是他夢寐以求的帝國理工學院,但是,能夠被這所世界排名第20的大學青睞,李嘉寧激動得失眠了。

  『當時中考考了693分,給自己定的目標是哈工大,從來沒有想到我能進世界名校。』李嘉寧說,到一中劍橋讀全日制國際化高中,是在國外定居多年的舅舅回國考察後決定的。

  這裡,打開了他嶄新的世界。

  緊接著,南安普頓大學,倫敦大學學院UCL,帝國理工學院,滑鐵盧大學,多倫多大學,香港大學的offer紛至沓來。其中,滑鐵盧大學還給出了校長獎學金、優秀國際生獎學金。

  『最激動的還是收到帝國理工學院的offer,媽媽瞬間淚奔。』李嘉寧說,這些大學對學生的要求相當嚴格,申請起來非常不容易,每一份offer都彌足珍貴,但是斟酌再三,他還是選擇去帝國理工學院學習『電子電氣工程』,這是他多年來的夢想。

  攻讀工科,無疑要面對令人頭疼的抽象公式和概念,李嘉寧卻把學習物理、數學看成游戲,就像闖關。

  學校發現了李嘉寧的興趣點,在學習兩年中文、英語、數學、物理、化學、ICT(計算機)、生物、體育、商務和經濟全科課程後,根據專業傾向、成績及國外大學錄取要求,為他制定了職業規劃。之後的兩年時間,李嘉寧選擇了主修數學、物理、化學和高數。

  把復雜的公式變成圖像神奇課堂讓他找到方向

  『喜歡了,就越來越想努力了。』李嘉寧說,在來一中劍橋前,得知這裡是全英文授課,也擔心自己不適應。沒想到,這裡完全顛覆了他對課堂的印象:上課時桌椅可以任意調整,有時擺成圈,有時分成組,有時前後排列。

  『學校裡70%的老師都是外教,數學老師來自菲律賓,英語老師來自加拿大,物理老師來自伊朗,這些老師都是碩士學位,有10年以上的教學經驗,每個人都「身懷絕技」。』李嘉寧最先提到了數學老師——Paul。

  『他就像會魔術,能把抽象的問題化繁為簡。』在這裡,李嘉寧學習的是A-level課程體系,成績在世界各國頂尖學校錄取審核中都很受認可。內容除了『三角函數』『代數』等知識點,還增加了『線性代數』『微分方程』等國內大學纔涉及的內容。

  『線性代數裡有很多概念很抽象,老師會提前到麻省理工等大校網站上聽課,把復雜的知識點打散,整合成通俗易懂的,再講給我們聽。』最讓李嘉寧震憾的是,Paul竟然能把復雜的公式變成圖像。掌握知識點後,老師不讓他們去刷題,而是去拓展。課堂上老師一個問題接著一個問題地拋出來,想偷懶?不可能!注重啟發、探究式學習的素質教育課堂,讓李嘉寧學會的不僅是知識,還有思辨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有4個臺球,3個緊貼在一起擺成一個三角形,第4個臺球放在上層3個球中間,第4個臺球到桌面的距離是多少?』這是李嘉寧在帝國理工學院面試時考官出的一道題,『關注的是思維的過程,我把它簡化成金字塔的形狀去解。』考官很認可李嘉寧的解題思路,兩個人相談甚歡。

  國外大學看重的不只是成績

  『當然,想申請帝國理工學院,光靠成績是不行的,你還得擁有一項技能,愛上一項運動,去做志願者,參加野營。』李嘉寧說,一旦確定了專業方向,他一定要做『項目』,相當於小發明。

  去年暑假,在物理老師的指導下,他花了一個月時間,制作了『便攜式防盜報警器』。創作靈感來源於一本英文書,這個小報警器可以隨身攜帶,利用兩根杜邦線的交換連接,實現行李被偷時報警的功能。制作過程需要綜合運用數學、物理等知識。在有趣的創作裡,他鎖定了自己熱衷的『電子電氣工程』專業,寫了3000字的報告。

  在一中劍橋這4年,李嘉寧參加ASDAN英國商業精英項目,和伙伴們一起,在陌生的英國街頭走訪30多家小吃店,寫報告到凌晨兩三點鍾;參加志願者團隊,為貧困兒童捐書捐物,到世界斯諾克大賽上當翻譯,為小學生補習英語;學習攝影,組織了『環境攝影展』,照片義賣收入2000多元,全部捐給慈善組織;參加學校羽毛球、環保等社團,為越冬鳥兒籌款;雨中徒步、野營,挑戰生存技能,獲得了『愛丁堡公爵獎』銀獎……這些寶貴的經歷,也是多所世界名校向他拋出橄欖枝的原因。回憶4年的生活,李嘉寧最忘不了那次挑戰『愛丁堡公爵獎』,他拖著虛脫的身體,忍著腳被磨起血泡的疼痛,坐大客車回到學校時,校長喬曉宇博士一個個把他們抱在懷裡。

  『不管走出多遠,我都不會忘記自己的家鄉,不會忘記在劍橋的日子。』李嘉寧說,今年和他一起畢業的17名同學,每個人平均收到6所世界排名前100的世界名校預錄取,帝國理工學院3份,倫敦大學學院12份,香港大學4份。縱有千般不捨,只能將回憶裝進行囊,各自遠航……

責任編輯:楊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