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7月7日訊 7月1日,在中國共產黨98歲生日到來之際,由航空工業哈飛捐建的平房區地標新景觀——『啟航園』在雙擁路與新疆大街交口處正式落成,園內展示的是航空工業哈飛研制的直9國產化第一架機——直9A-100真機。『啟航園』的落成,不僅向市民展示出了航空制造之美和航空產業文化,也讓大家深切體會到了駐區央企與地方政府合作共建的深情厚誼,堪稱哈爾濱市平房區深入實施黨建『聚力引領』工程,開展『區廠聯動、和諧共建』的經典之作。
『在社會治理中,政府不能唱獨角戲,要激發社會活力,在黨的領導下,政府、市場、社會多元共治,纔能唱好大合唱,奏出交響曲。』哈經開區黨工委書記、平房區委書記劉興閣一句話高度概括了平房區以黨建引領社會治理工作的核心思想。
近年來,平房區深入實施黨建『聚力引領』工程,以城市黨建為總抓手,以社區治理為突破口,創新基層黨組織設置、凝聚轄區共建力量,激活城市基層治理『神經末梢』,在實踐中探索出以城市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四體系一平臺』工作新路徑,成效顯著。
完善基層組織體系激活『神經末梢』
城市基層黨組織是黨在城市的執政基礎,為激活作為『神經末梢』的基層黨組織,平房區以提昇基層組織力、強化政治引領功能為工作主線,構建了以區委、街工委、社區黨組織、網格黨支部為縱向軸心的『四級聯動』組織體系,持續鞏固黨組織在基層治理中的領導核心地位。
深化『區廠聯動』,凝聚組織力量;成立街道綜合黨委,整合組織資源;建強社區黨組織,夯實組織根基;織密基層網格,擴大組織覆蓋……為完善基層黨組織建設,延伸黨建觸角,平房區積極傳承『區廠聯動、和諧共建』等黨建工作經驗做法,強化街道社區黨組織核心和政治引領作用,全區6個街道成立了綜合黨委,吸納轄區共駐共建各類黨組織154個,社會組織和群眾性自治組織72個,哈飛、東安、東輕等9個駐區央企單位聯合開展共駐共建活動,8500多名離退休黨員回歸社區發揮餘熱,成為社區建設的重要力量。
同時,為第一時間幫助居民解決生活難題,平房區還堅持把支部建在網格,把黨員沈到網格,把管理服務進到網格,以黨建單元網格整合民政、綜治等各類社會管理網格,在每個網格成立黨組織,配齊專兼職書記,首批1378名街道和社區自管黨員已全部下網格、納入管理,主動參與社區治理和民生服務,1112名『一長三員』開展日常網格巡查,幫助居民解決難題超千件。
推動多元治理體系做好『天大小事』
『以大黨建為統領,把安全生產、城市管理、社會治安、信訪穩定等涉及民生的相關工作納入到黨建引領社會治理總框架通盤考慮,加快推動區街(鎮)、社區(村)三級綜治中心實體化、規范建設,最大限度地將矛盾化解在基層,做好百姓「天大小事」,這是我們政府主導推動多元治理的一個重要意義。』平房區委常委、組織部長周國偉說。
據了解,近兩年平房區學習借鑒深圳『放管服』改革經驗做法,主動承接哈爾濱市『強區擴權、強街固網』改革工作任務,全力拓展政府主導下的社會多元治理體系。如今,平房區深度歸集整合政府部門審批服務職能,在哈經開區、平房區分別成立了政務服務大廳,在街道層面成立了10個社區服務中心,健全了『區街一體、上下對接』的『2+10』治理體系,打造了『無差別全科受理、分類審批、統一出件』服務模式,大大提昇了群眾和企業辦事效率。
同時,開發了『天大小事』群眾民意訴求處理微信平臺,居民百姓可以通過12319平臺等渠道把問題反映到平臺,平臺將訴求分類推送到區級領導和各職能部門領導的手機端,實現民意訴求的實時通報、督辦和及時反饋。此外,平房區還強化了社區居委會自治功能,先後制定了社區服務中心公共服務事項清單52項、社區居委會依法協助政府工作清單27項、社區居委會依法履行居民自治事項清單17項,建立了社區工作事項准入制度,明晰職責范圍。全面取消了社區居委會13類45項證明和蓋章類材料,進一步減輕了社區工作負擔。
織密社區服務體系
提昇幸福指數
新誼社區居民討論通過了《文明養犬公約》;友集社區業主討論通過了安裝小區人臉識別系統;新牧社區開辦四點半課堂……『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為了讓人民群眾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平房區街道、社區、網格黨組織圍繞小區庭院、物業管理、環境整治、鄰裡關系等問題,深入開展日常巡查、定期走訪和各類主題活動。引導社區各類組織定期召開民情懇談會、黨群民主議事會,及時解決居民群眾關切的難點、熱點、痛點問題。
同時,為更好服務居民,平房區結合『志、趣、業、地』類別及居民需求,組建了『耿喜祥』『楊廣傑』等以黨員命名志願服務隊,組建了日間照料服務隊、送醫送診服務隊、企業務工服務隊等專業化服務隊110支。先後組織開展『志願服務我先行』『周六志願服務日』等60餘項專題服務活動。通過『愛心公益』社區服務雲平臺發布活動626次,3500名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八小時外』參與網格志願服務,把黨的溫暖傳遞到居民百姓的心坎上。
此外,為更好地發揮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聯系服務群眾的作用,全區有8個中心社區成立了『兩代表一委員』工作室,全區162名黨代表,141名人大代表和144名政協委員輪流駐室工作,體察社情民意、聽取居民心聲,駐室接待居民來訪累計1203人次,進網格走訪387戶,為群眾辦好事實事347件次,滿意率超過九成。
健全正向保障體系提昇治理軟實力
面向全市公開招聘,配齊了33個社區的黨組織專職副書記、居委會主任助理;每年向33個社區投入社區辦公經費、黨建工作經費、黨建服務群眾專項經費、教育培訓經費等,共計不少於1000萬元;全力打造黨群活動陣地,33個社區辦公活動場所現已全部達標,新建改建千米社區12個,黨建文化廣場3個。如今按照社區『三有一化』建設要求,平房區正著力在優化機制、完善制度上下功夫,以『正向激勵』提昇基層治理的『軟實力』。
平房區以社區換屆為契機,吸納了更多的80後、90後進入社區工作者隊伍。目前,社區黨組織委員、書記四分之一是85後,且具備一定的社區工作經驗,為換屆做好了人纔儲備。同時,區財政對街道社區提出的涉及小區物業棄管、便民設施改造、弱勢群體幫扶等項目資金審批開設『綠色通道』,依法依規簡化程序、提供便利。設立了100萬黨建工作基金,重點用來扶持基層黨組織開展民生黨建品牌創建工作。
此外,為持續做好黨建加法,平房區還深挖大數據價值,完成街道、社區、網格三級邊界和城區928棟住宅樓地理位置的電子地圖標注工作和14.2萬人口信息采集工作;建立哈南黨員基礎數據庫,8631名黨員信息入庫管理,為在線學習教育、組織關系轉接、黨費繳納工作奠定堅實基礎。如今借助社區公共服務雲平臺,平房區累計發起黨員『愛心公益』志願服務活動248次,1258名在職黨員通過互聯網線上報到,開展民生志願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