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旅游
搜 索
2019伊春市避暑旅游調研座談會召開 業內大咖齊聚林都建言獻策
2019-07-08 21:57:27 來源:東北網  作者:霍梟涵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7月8日訊(記者 霍梟涵)7日下午,2019伊春市避暑旅游調研座談會召開。全國旅游行業知名專家學者齊聚林都,通過實地勘察、調研,分析伊春市乃至黑龍江省作為避暑勝地的資源優勢,為伊春旅游產業發展、黑龍江省避暑旅游建言獻策,助力龍江夏季旅游更快、更好發展。

座談會現場。東北網記者 霍梟涵 攝

  2019年是文化旅游融合發展元年,以文化為內容、旅游為載體的文化旅游產業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生機和活力。伊春市作為生態旅游的樣板城市,牢記總書記『讓老林區煥發青春活力』的政治囑托,積極踐行『兩座金山銀山』生態文明發展理念,按照省委提出的『打樣板,做模式』的要求,不斷探索『生態立市,旅游強市』的新路徑。

  伊春市文體廣電和旅游局局長王欣紅介紹,伊春市地處北緯42到47度,森林覆蓋率達到84.4%,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平均每立方厘米2.7萬個,夏季平均氣溫在22度,擁有700多條河流和1400多種野生動植物,具備避暑游的天然優勢。但在精細化打造、管理以及品牌擴散等方面尚存不足。

  北京交通大學旅游系主任張輝表示,要構建伊春本地的美食飲食體系,充分挖掘娛樂資源,進行一場有深度、有力度、有規模的住宿業革命,完善避暑旅游目的地要素。同時,發展景觀類林下經濟,打造中國避暑旅游的示范區。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教授張凌雲建議,要把拓寬道路,提高等級,建設風景道,提供便捷的租車服務,完善救援等自駕配套服務。開發時令瓜果、蔬菜、藥膳,豐富與游客之間的互動活動;在景區增加休息場所、遮陽場所等人性化設施。

  『作為林都,伊春的林區遍地,在旅游交通方面,除了大力發展自駕和房車、露營體系之外,可以借鑒新疆北疆地區的旅游交通模式,打造避暑旅游專列,就是那種綠皮觀光火車。』中國旅游經濟與政治研究中心副主任張金山說。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蔡紅認為,要從全域旅游理念發展,嘗試打通全市景區門票;在國內重點客源城市,開設伊春綠色食品品牌門店,利用綠色食材,引入西式做法,研發系列產品;豐富住宿業態,在打造民宿、精品酒店的基礎上,建設國際青年旅社,容納更多的國內外客源;構建完備的自駕游系統,實現異地還車功能;構建具有伊春特色休閑和競賽,創意創新產品設置和設計,能夠提供更精致的服務。

  座談會上,黑龍江旅游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董宏宇、中國旅游報副總編輯付蓉、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教授張凌雲、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蔡紅、中國旅游研究院研究員戰冬梅、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黑龍江全域旅游和冰雪旅游規劃中方專家組組長楊晶晶等專家學者分別從康養、購物、娛樂以及目的地科技化、智能化等方面闡述了自己的觀點。

責任編輯:姜繼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