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10日訊(紀詳勇記者周秘)近日,記者從黑龍江省市場監管局獲悉,為進一步暢通投訴舉報渠道,鼓勵社會公眾積極舉報制售假冒偽劣產品違法活動,依法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產品違法行為,黑龍江省市場監管局聯合省財政廳出臺了《關於黑龍江省舉報制售假冒偽劣產品違法行為線索獎勵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明確了舉報獎勵的具體范圍、重點領域以及條件
提出舉報以下12種違法違規行為,應予獎勵。即:生產、銷售、儲存、運輸、印刷偽造或冒用商標、包裝裝潢廠名、廠址和產地的產品及包裝物、標識物的;生產、銷售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地方標准產品的;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舊充新、以不合格冒充合格產品的;生產、銷售國家明令淘汰產品的;生產、銷售過期、失效、變質產品的;未依法取得許可或者假冒許可證證書或編號的;使用假冒偽劣原材料、零部件進行生產、加工、制作或者組裝的;生產經營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的食品的;篡改生產日期、安全使用期、有效期、失效日期或者保質期的;商品質量不符合標識、說明書標明的質量狀況的;假冒認證標志、采用國際標准產品標志、名優標志、防偽標志、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保健食品專用標志、商品條碼等標志標識,或者假冒合格證書、檢驗報告、質量保證書等質量證明文件的;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制售假冒偽劣產品違法行為。
提出舉報以下4個重點領域違法違規行為,應予獎勵。即:生產、銷售不符合標准、虛假標識及無證生產化肥、農機及其配件等農資質量行為;以會議營銷形式,向老年人欺詐銷售保健品行為;無證照生產、銷售假冒偽劣食品、藥品的『黑作坊』『黑窩點』;損害人民群眾合法權益、擾亂社會經濟正常秩序的傳銷和違法直銷。
提出舉報獎勵應當同時符合以下4個條件。即:所舉報的違法違規行為屬於本辦法獎勵范圍規定的情形;有明確的舉報對象、具體的舉報事實證據或者線索;舉報對象及舉報事實在黑龍江省行政區域內;舉報內容事先未被監管執法部門掌握。
明確了獎勵原則和標准
提出5項舉報獎勵原則。即:舉報獎勵實行『一案一獎』;舉報獎勵對象原則上限於實名舉報;同一案件由兩個以上舉報人分別舉報的,獎勵最先舉報人;兩個以上聯名舉報同一案件的,按同一舉報人予以獎勵,獎勵金由舉報人協商分配;協商不成的,獎勵金平均分配;同一舉報人分別向不同監管部門舉報同一違法行為的,由調查處理該違法行為的監管部門提出獎勵意見,不給予重復獎勵。
提出實行分級獎勵機制。舉報獎勵按舉報內容確鑿程度和配合情況,實施分級獎勵機制。具體標准為:三級舉報(提供違法事實、線索,所舉報的內容與實際查辦事實基本相符,未直接協助查辦活動,每宗獎勵500元);二級舉報(提供詳細違法事實、線索,所舉報內容與實際查處的事實相符,且能主動配合線索核查工作,每宗獎勵2000元);一級舉報(所舉報違法行為構成刑事犯罪或行政處罰罰沒金額50萬元以上的,提供詳細違法事實、線索,所舉報內容與實際查處的違法事實完全相符,積極主動參與配合線索核查工作,每宗獎勵5000元)。
明確了舉報人的權力與義務
一是舉報人有權通過撥打12315、信件、電子郵件或其他方式,向各市(地)市場監督管理機關舉報假冒偽劣產品違法行為或者違法犯罪線索。二是對舉報人信息實行嚴格保密制度。未經舉報人同意,不得以任何方式將舉報人真實信息及舉報情況對外公開或泄露給被舉報單位和其他無關人員,違者依法承擔責任。三是舉報人應對舉報反映問題的真實性負責,不得捏造或虛構事實、不得以不正當競爭為目的等進行誣告或虛假舉報。四是舉報人應在舉報時提供舉報人的姓名、聯系電話、通信地址或其他通信方式等個人信息。對於不提供個人信息、提供的個人信息錯誤或根據該個人信息無法聯系舉報人的,無正當理由逾期未領取獎金的,視為舉報人放棄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