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7月11日訊 『前方發現有人倒地,傷員無意識,無自主呼吸,准備開始心肺復蘇。』隨後,民兵醫護人員將『傷者』放平,松解衣帶,開始救護。經過緊張忙碌的工作,觀察『傷者』面色轉紅,檢查瞳孔,復蘇成功。剛剛是五常市民兵女子醫療救護分隊日常訓練的一幕。2018年民兵調整改革任務部署後,五常市人武部依托五常市鎮醫院,組建了這支專業醫療救護分隊,成員全部都是女同志,平均年齡在30歲以下,是一支年輕而有朝氣的隊伍。
為了讓這支醫療救護隊盡快形成戰斗力,人武部挑選優秀退役士兵擔任教官,指導民兵開展以單個軍人隊列動作為主的軍事訓練,完成普通群眾到民兵隊員的轉變;協調醫院專家教授輔導授課,指導民兵組織開展戰傷救護、微光注射、心肺復蘇等科目專業訓練,提高民兵醫療救護分隊在特殊條件下的執行任務的能力。
這些年輕的女民兵,每天堅持全員訓練,大熱天穿著迷彩服,一遍一遍地練習,身上的衣服一直是濕的,頭發一直像水洗似的。訓練期間,很多同志身上都起了熱痱子和濕疹,戴著鋼盔訓練被磨出了小水泡,被曬得滾燙的醫療器械燙傷皮膚,但是她們咬緊牙關,一聲不響。
哈爾濱警備區司令員於興邦說,五常民兵女子醫療救護分隊組建以來,人員編建紮實,精神面貌振奮,訓練成效明顯,創新『六訓』模式,克服和解決了民兵訓練中的一些矛盾問題,確保民兵隊伍按綱施訓有效落實。將以此為契機,全面提昇民兵軍事訓練水平,切實把民兵分隊打造成為地方政府『建在當地、握在手中、用在關鍵』的拳頭力量。
在日常工作崗位上,她們是守護病人的白衣天使。她們為因病致貧患者建檔立卡,給予免費治療,並為其提供免費的三餐,對於那些臥床不起的貧困人口,醫護人員帶著檢查設備到貧困戶家裡去進行體檢。以老年人、兒童、孕產婦、慢性病患者、殘疾人、慢性病高危人群和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等目標人群為重點,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維護和促進居民健康為中心,在網格化管理的基礎上與居民簽訂服務協議,為不同人群提供有針對性、防治結合、個性化的基本醫療、公共衛生和約定的健康管理服務。為全市800名殘疾人建立檔案,把殘疾人的檢查結果做成體檢冊,發放給患者本人。對需要進行肢體康復的殘疾人,康復科專門制定針對性康復訓練方案,對於行動不便的殘疾人,民兵女子醫療志願者都會每天到家接送。現年67歲的金秀華老人說:『從前年開始,我每年都在鎮醫院免費體檢一次,每次來的時候,這些小姑娘可熱情了。體檢這一天啊,她們幫助我辦理手續,中午提供飯菜,還幫我聯系家人,我們心裡可暖和了。』
哈爾濱警備區政治委員韓玉平說,這支隊伍發揮好女子民兵的優勢,以突出成績打造『五常女子民兵』城市名片。充分學習借鑒哈軸女炮連的事跡和經驗,充分展示五常市女子民兵風采,樹立好五常市民兵整體形象,不斷爭取更高的榮譽,樹立起新時代女子民兵的旗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