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7月12日訊 11日,記者從哈市政協召開的『醫養結合』養老服務工作調研會議上獲悉,哈市將建立中醫養老服務機構試點,形成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緊密聯合體。醫養結合機構的醫療主體業務區的業務及收費應納入醫保定點和統籌,執行醫療物價。
現場,哈爾濱市衛生健康委黨委副書記馬士香介紹了哈市『醫養結合』養老服務工作總體情況,截至目前,哈市設置康復醫學科的各級各類醫療機構183家,全市康復、醫養結合床位已經達到6874張。據悉,哈市目前形成了42個醫療養老聯合體,已有85家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開展了康復醫療工作,佔全市社區衛生機構的75.9%。
馬士香表示,下一步,哈市將研究出臺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的政策措施和支持醫療機構轉型的優惠政策,醫養結合機構的醫療主體業務區的業務及收費應納入醫保定點和統籌,執行醫療物價。允許設立一些特許收費項目,讓經濟基礎條件不同的家庭群體按醫院提供的服務套餐標准自由選擇,形成差異化的醫養結合服務層次。同時,將養老機構按床位規模分類,統籌布局與相應級別醫療機構捆綁簽約,將『醫養結合』與『醫聯體』有機結合,為老年人提供治療期住院、康復期護理、穩定期生活照料以及臨終關懷一體化的健康和養老服務。鼓勵社會資本在醫療資源相對薄弱的區域舉辦護理院、老年病醫院、康復醫療、特需醫療等特色明顯的專科醫療機構。
除此之外,對於家庭困難確實無法按市場價支付生活護理費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倡導由政府通過補貼、購買服務等方式為其提供基礎性護理服務。盡快建立和推行老年護理保險制度,由財政和個人按照一定比例出資。建議政府有關部門,將入住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需要長期護理失能半失能老人的護理費用納入醫保報銷范圍。對入住醫養結合老年護理機構的嚴重失能半失能老人在現行醫保報銷的基礎上,可設定一定的醫療保險基金報銷比例,切實解決經濟負擔較重老人的實際困難。適度放寬醫保支付范圍,開設家庭病床,對符合家庭病床認定條件的、居家養老接受日間照料的,相關部門要按照購買服務的方式,加大報銷的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