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理違法建築。記者李天池馬智博攝

市民和游客在公益浴場戲水。記者蘇強攝
黑龍江日報7月17日訊 日前,影響松花江沿線風景的51座無手續躉船被清理,與此同時,全市河湖『清四亂』暨松花江乾流『清圍堤』行動也在強力推進。隨著各項整治的有序深入,松花江哈爾濱段生態環境也得以持續改善,一幅水網縱橫交錯、江柳飄搖浮擺、游客親水戲水的生態水墨畫正在『母親河』上徐徐展開。
51座無手續躉船被清理
『再也不怕江邊的大船擋風景了。』近日,正在哈市道裡區斯大林公園鍛煉的付大娘對記者說:『以前大型躉船停在岸邊,阻擋了視線,更影響了周邊環境,清理後江邊亮堂不少!』這得益於今年哈市全力推進沿江岸線整治。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哈市城管局牽頭組織成立了哈市沿江岸線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海事、交通、生態環境、市場監管、水務、農業農村等部門積極參與其中,進行聯合執法清理,同時協調道裡區、道外區、松北區政府發揮主體作用,把清理無手續躉船作為第一階段整治重點,並明確整治區域東起四方臺大橋,西至濱北鐵路橋。
整治前,哈市沿江岸線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執法人員在區域內摸排並逐一進行錄像拍照,經過排查,包括餐飲和自用、客運、公用等性質在內共有144座躉船,並制定出臺全市整治方案和通告提供了詳實的情況;同時,沿江踏查期間還確定了拖移躉船臨時停泊區域。在整治過程中,執法人員逐一送達哈爾濱市政府通告,反復勸導違規躉船自行遷移,對存在抵觸情緒或人去船空拒絕遷移的船主,下達強制法律文書限期拖離。該領導小組辦公室相關負責人白華飛說:『正因為「對癥下藥」措施得當,從5月8日至6月20日,僅用了42天時間,51座無手續的自用和餐飲躉船被清理。』
據悉,餘下的93座均為公用和客運等有正規手續的躉船。白華飛說:『我們還對93座中的8座進行了「瘦身」。例如在防洪紀念塔核心區域有一處客運躉船「瘦身」後,擴開沿江岸線150米。』
破壞環境『四亂』堅決清除
6月19日,伴隨著挖掘機的轟鳴聲,哈市道裡區太平村灘地內1000平方米的磚混結構違建物被依法拆除。『在全市河湖「清四亂」行動中,我區成立行動領導小組,制定了實施方案,對「四亂」突出問題,發現一處、清理一處、銷號一處。』該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了解,為加強河湖管理保護,維護河湖健康生命,2018年7月,水利部在全國范圍內對亂佔、亂采、亂堆、亂建等河湖管理保護突出問題開展為期一年的專項清理整治行動。為了加快整治步伐,今年,哈爾濱市還全面啟動了河湖『清四亂』專項行動『百日攻堅戰』。在攻堅戰中,針對非法圍墾河道、違法建築、違法築塘、廢棄物、垃圾堆、砂堆、煤矸石堆等『四亂』具體現象,采取拆除、鏟平、清淨等方式,恢復河道自然生態。據介紹,在行動中,全市成立6個督導組,對所包保區、縣(市)工作進度、清理整治標准執行、是否實施掛圖作戰等情況進行檢查督導。
阿什河11.2萬餘平方米違建被依法拆除;馬家溝河沿岸30餘處自開荒圍擋和臨時性建築被依法拆除……目前,全市攻堅戰正在緊密推進中。
沿江岸線環境改善百姓叫好
松花江兩岸違規躉船、違法建築的拆除,在給市民帶來更開闊視覺享受的同時,也讓江邊的娛樂活動和設施多了起來,豐富了哈市夏季旅游產品。
暢游松花江活動是今年哈市推出的松花江船上旅游產品。市民和游客乘船可觀賞斜拉橋、防洪紀念塔、濱洲鐵路橋、九站公園、群力新區……開闊的水面,讓夏季萬頃濕地的秀美景色盡收眼底。低空飛行項目,讓游客從高空全景式地俯視壯美松花江。近日,沿江多處公益浴場的開放,更是給市民游客創造了良好的親水近水空間。隨著水環境的日益改善,松花江畔的各類文化活動也越發豐富,剛剛啟動的市民江畔音樂節,讓松花江畔化身音樂長廊,使人們在曼妙的樂曲聲中盡享母親河的如畫風景。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為確保松花江兩岸不再出現躉船紮堆等破壞沿江環境的類似情況,哈市沿江岸線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將繼續加強監管,由道裡區、道外區、松北區政府負責嚴格管理,落實責任,防止出現反彈和新增躉船。並依據規劃和立法,采取明確職責嚴格標准、從嚴執法等綜合措施,提高管理效果。『目前我們也在研究沿江躉船規劃,包括躉船位置、長度、功能等。』白華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