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佳木斯
搜 索
66歲的東景蘭有點兒忙 ——豐年村鄉風文明建設掃描之一
2019-07-18 14:39:35 來源:東北網-佳木斯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7月18日訊 天剛亮,東景蘭便拿著鋤頭在庭院的黃豆地裡除草,這是她入夏以來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在她看來,這些豆秧就是她家的寶貝疙瘩。

  『黃豆種得好,德霖家庭農場纔能榨出質量好的油,好油自然賣得好,來年纔能再找我們種更多的黃豆,錢纔能越掙越多。』今年66歲的東景蘭如是說。

  像東景蘭家一樣在庭院裡種植黃豆的家庭在樺川縣創業鄉豐年村還有56戶。這56戶村民在去年和今年夏天,都領到了免費的黃豆種子,經過一夏天的種植,秋後德霖家庭農場以高於市場價格統一收購。去年,每戶平均增收1000元以上。

  鋤完自家院子豆地的草,東景蘭拿著鋤頭就向院外走。她告訴記者:『去年光這1畝地就增收了1800元,今年又承包了兩片外出務工閑置的庭院,一共種一畝半黃豆。不光是我這樣,現在全村幾百戶外出打工的庭院都被大家伙承包了,全村庭院沒有一個閑置的。』

  吃過早飯,東景蘭在村東頭一個農戶家院子停了下來,看著一群小黑雞吃得正香,她滿臉笑意。東景蘭告訴記者:『這是我侄女家,這群小黑雞裡有20只是我家的。從德霖家庭農場剛領回來的時候太小,我怕養不活,就放在有養殖經驗的侄女家代養一陣。村支書說每個雞蛋能賣1.3到1.5元,扣除自家食用的部分,我估計一年怎麼也能賺800元左右。』東景蘭飼養的小黑雞是今年5月豐年村發展庭院經濟免費現場領取的。220戶村民領取了免費的雞雛,其中有貧困戶50戶。

  東景蘭口中念念不忘的德霖家庭農場,是返鄉青年孔令平、李靜創辦的。農場建有豆油和醬油兩個生產車間,以優質大豆為原料,經過傳統工藝加工制作的產品,質量優良,市場銷路好。去年,企業共生產豆油12噸,銷售收入達36萬元。村裡盡力扶持他們,他們帶領村民一起致富。

  在豐年村中藥材種植基地,東景蘭又來了精神頭。溫室裡的鐵皮石斛花開了,需要人工進行采摘、晾曬,東景蘭在基地就負責這方面工作。東景蘭說:『從去年開始,藥材基地不只給我們全村67戶貧困戶每年分紅2000元,還讓我們在這裡打工,一人一天80元。去年我光是在這打工就掙了4000多元。』

  為了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業,豐年村建設中藥材種植基地,溫室52棟,總面積8000平方米。以種植鐵皮石斛和香菇為主,現已逐步發展成集采摘、觀光、休閑、農家旅游於一體的種植文化園區,帶動了全村經濟發展。

  傍晚時分,結束了一天的工作,回到家的東景蘭和老伴開心地拿出手機,開始給兩個外出打工的兒子打電話。『老板待你好不好?』『我大孫子在新學校適應嗎?』兩通電話、半小時的時間是東景蘭一家人一天中最歡樂的時光。

  東景蘭的忙碌生活反映了整個豐年村的現狀。豐年村農民克服了『等、靠、要』的依賴思想,牢固樹立起自強、勇於奮進、致富光榮的良好風氣,並使之轉變為強烈加快發展的內生動力,形成經濟發展的良好風氣。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