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7月24日訊 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鄉發揮民族優勢、區位優勢,搭好舞臺唱好旅游大戲,充分營銷『赫哲族』這個IP,走旅游、農業、文化融合發展之路,打造『旅游+』三大線路,激發農業農村市場活力,開創了鄉域經濟社會全面振興發展的新局面。
打造『旅游+生態農業』線路,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充分挖掘山水田園風情的鄉村旅游市場,著力打造『吃、住、玩、土、特、鮮』為一體的鄉村旅游區。在街津山原有釣魚臺景觀的基礎上,新建3D玻璃棧道項目,項目在我省東部地區尚屬首創。利用網灘開發佔地3萬平方米的德勒乞河民俗體驗休閑度假區,集特色餐飲、娛樂、民俗體驗為一體,為游客提供了別具特色的『赫哲風情套餐』。
打造『旅游+紅色經典』線路。抗洪精神教育基地就坐落在漁業村美麗的休恩湖畔,展館384平方米,館中再現了2013年抗擊百年一遇洪水時珍貴的現場場景、圖片和視頻,展示了赫哲族群眾與同江各族人民眾志成城守護家園的精神風貌。
打造『旅游+民族文化』線路。在村容村貌上選取部分房屋進行赫哲族民族風情傳統及神話傳說等壁畫創作,打造了赫哲民族旅游特色的壁畫小鎮。民族特色飲食『赫哲十大碗』、非物質文化遺產伊瑪堪、『呼日堪』、『烏日貢』等活動品牌吸引了眾多慕名而來的游客。新增了赫哲族博物館、原始部落、骨卜臺、薩滿廣場、風情廣場等景點,成立了赫哲族魚皮服飾及手工藝品加工基地,研發民族工藝品和旅游紀念品,帶動魚皮衣制作、魚皮工藝、魚皮粘貼畫、樺皮畫、剪紙藝術等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今年,街津口鄉漁業村被授予『中國漁業文化第一村』稱號,叫響了『赫哲故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