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愛國情 奮斗者】寇立國:成功後不忘本 積極投身家鄉建設
2019-07-24 20:41: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周秘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7月24日訊 (記者 周秘) 他始終記得自己是農民的兒子,更沒有忘記養育他的家鄉。把老家的泥巴路翻修成柏油路,建立希望小學,成立『龍商立國慈善基金』,與多所高等學府對接資助困難學子,為災區群眾捐資捐物。用一顆感恩的心不斷幫助那些曾像他一樣陷入困境的人。至今,他和他的企業已經獻出了8000多萬元的愛心款、物。他就是立國集團董事局主席寇立國,黑龍江省推薦第七屆全國道德模范(助人為樂模范)候選人。

寇立國進行公益捐款。  

寇立國為貧困學子發放助學金。

  在寇立國的孩童時代,家庭生活十分貧困,為了減輕父母的壓力,寇立國決定輟學賺錢、打工養家。剛到北京打拼時,因為年齡太小,又沒有社會經驗,只要能賺到錢,無論多麼辛苦他都能夠承受得住。經過自己不懈的努力,寇立國憑著自己多年來踏踏實實做人,實實在在做事的原則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和希望,他逐漸被磨煉成了優秀的商人,在平凡中創造著傳奇的人生。成功後的他不忘回報社會和家鄉,積極投身公益事業中。

  不忘初心為家鄉建學校修村路

  在寇立國的心中,一直有一個深深的遺憾,那就是小時候因生活困難荒廢了學業,盡管在有條件以後曾讀過多所大學補習知識,但兒時輟學的經歷,始終是他心中難以填補的遺憾。幾年前,他回到家鄉,發現家鄉的小學校破得不成樣子,尤其到了冬天,東北天氣寒冷,學校還是平房教室,室內燒著鍋爐,冬天教室裡都是煙和煤灰,孩子們都凍得瑟瑟發抖,寇立國想到城裡的孩子都在乾淨舒適的教室裡上課,他決心一定要為家鄉建一所現代化的小學,讓家鄉的孩子們能在舒適的環境中學習和成長。

2010年 立國集團向中國希望工程捐款140萬元,為貧困農村建設希望小學。

2010年至2013年,立國集團先後向中國人民檢察官教育基金會捐款人民幣360萬元,資助西部和老少邊窮地區基層檢察官接受教育培訓。

  2010年,他捐資390萬元建設尚家立國希望小學,建小學時寇立國親自監工,他說孩子們的事兒容不得一點馬虎。因此孩子們總能看見他的身影,他沒事兒就會跟學生們聊天,了解他們的家庭狀況,遇到有困難的學生家庭他就會主動跟學校溝通幫助,時間久了學校的學生們都認識他,見面都親切的叫他寇叔叔。

2010年,寇立國捐資建設尚家立國希望小學,並捐贈電腦、書籍等學習配套設施,捐款總計達500餘萬元。

  過去寇立國的家鄉肇東市尚家村非常貧困,村子裡都是泥巴路,一到下雨天,什麼車都進不去出不來,不僅村民們生活非常不方便,也嚴重阻礙了村裡的發展經濟。小時候寇立國沒少在這條路上吃苦,因此小有成就以後他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給家鄉修路。

2011年,立國集團捐資230萬元用於肇東市尚家鎮建設、修建柏油路。

  2012年,一條嶄新的柏油馬路貫穿尚家村,村民們不僅出入方便,更成為很多村民的致富路,大家都做起了小買賣。一條路不僅把整個村子環境帶動的大變樣,村民們也跟著富起來了。現在寇立國有空就會回村子看看,到兒時鄰居家串串門,在他心裡他永遠是農民的兒子。

  為貧困學子圓大學夢

  寇立國剛輟學去北京的時候,需要經常坐火車往返家鄉和北京。那時的他捨不得花火車票錢,便經常藏身在火車座底下。那時他經常遇見家鄉赴京念書的貧困大學生,他們為了節省開銷就買站票,累了就躺在火車座下。所以那時候他便和很多貧困大學生聊的很開心,他非常受這些學生鼓舞,羡慕他們有機會上大學,也感同身受貧窮的辛苦。

  2010年開始他的企業在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等多所學校設立百萬獎助學金,已捐總額達800萬元。同年,立國集團向中國希望工程捐款140萬元;為貧困農村建設希望小學為了支持教育檢查事業,他為最高人民檢察院中國檢察官教育基金捐資360萬;通過北京黑龍江省商會向希望工程捐款140萬元;向黑龍江肇東市慈善總會、肇東貧困中小學生、貧困空巢老人及農民工子弟學校等捐款累計180餘萬元;捐資210萬元成立龍商立國慈善基金,用於資助考入高等學府卻交不起學費的『龍江』學生。多年來,寇立國捐資助學,惠及的貧困學子已超過10000名。

2014年立國集團-龍商立國基金向哈爾濱工業大學捐助助學金100萬元。

立國集團向北京大學捐助助學金100萬元。

立國集團捐資百萬設立中國人民大學『立國獎助學金』。

  不斷拓寬的慈善路

  當聽到有『母親健康快車』這個公益項目時,寇立國便毫不猶豫決定要為黑龍江省的貧困母親做點事情。他向黑龍江省10個貧困縣捐贈10輛救護車,讓該項目成為『母親健康快車』全國唯一一個在全省貧困縣全覆蓋的省份,也是捐贈數量最多的一個省份。

2010年出資110萬向全省64個貧困縣贈送64臺母親健康快車。

  2014年冬天,『襪子爸爸』的一封求助信牽動著冰城哈爾濱人民的心。6歲腦癱患兒小函碩的父親,為了給孩子治病賣掉房子來到哈爾濱,在街頭邊賣襪子邊為孩子做治療,眼看孩子一天天長大,就要錯過最佳治療期,可是15萬元的手術費對於他的家庭來說依然是天文數字。寇立國得知此事後,立刻回到哈爾濱,參與公益機構組織的募捐活動,在哈爾濱冬季氣溫零下20多度的街頭,寇立國帶領公司全體員工走上街頭幫助襪子爸爸賣襪子,希望通過這種形式能夠得到更多愛心人士的幫助。回到北京的寇立國久久不能忘記小函碩可愛的臉,於是他讓『襪子爸爸』帶孩子來北京看病。他先後帶著小函碩一家到解放軍305醫院、中日友好醫院,最後北京三博腦科醫院院長為寇立國如此幫助這個腦癱兒感動,小函碩入住『三博』,接受專科醫院正式專業的治療。這是小函碩一家人5年的期盼和等待。小函碩現在情況非常樂觀,寇立國經常會與『襪子爸爸』通電話,了解小函碩的康復進展。

2013年,立國杯母親郵包公益項目啟動,向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捐贈人民幣140萬元。

  2015年春節將至,寇立國的家鄉肇東市迎來了每年最寒冷的日子。有一天寇立國凌晨出門趕飛機,看到將近零下30度的東北凌晨,環衛工人不到四點就在大街上掃雪,寇立國立刻心生敬意,覺得這些環衛工人纔是值得尊敬的人,於是他決定為環衛工人做點事情。他為家鄉的650名環衛工人捐款20萬元,讓這些守護家鄉環境的衛士們能夠在春節置辦點像樣的年貨,也感受到社會對他們的尊重和敬意。

  打開立國集團長長的公益錄,慈善事業已經成為立國集團濃厚的企業文化。汶川地震、玉樹地震、舟曲泥石流、白血病重癥患者、貧困空巢老人、基層民警、基層檢察官教育事業、青年創業項目、農民工兄弟、留守兒童、白內障患者等等,立國集團的慈善事業領域在不斷拓寬。年輕的寇立國說,他的人生從慈善中獲得了真正的快樂,所以他會堅持下去,並將這份理念傳播出去。如今,事業蒸蒸日上的寇立國,已經是全國聞名的青年慈善家,累計投入到慈善事業8000多萬元。

責任編輯:強銳

【專題】愛國情奮斗者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