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26日訊 目前,大慶市的11828戶貧困戶已經有近70%實現脫貧,在脫貧攻堅戰的決勝關頭,市委市政府極為重視。
市委書記韓立華多次在扶貧工作會議中強調:政策執行要有溫度,始終讓農民群眾心裡熱乎、理解和支持,以真情實意的工作成效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記者在林甸縣、杜爾伯特縣走訪時發現,很多貧困戶在自己脫貧後還能主動幫助其他貧困人員,向他們傳授脫貧經驗,講解感恩回饋,個別貧困人員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他們要用實際行動來回報黨和政府為他們帶來的美好生活。

時任駐村第一書記陳飛向辛敏了解洗衣液銷售情況。
雙目失明心中明
辛敏是林甸縣紅旗鎮先鋒村人,今年24歲的她從小雙目失明。
她父親患有腎病綜合征,母親也體弱多病,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妹妹也跟她一樣,雙目失明。
為了給父親治病,一個半月他們就花光了家裡所有的積蓄,連房子也賣了,只能借住在親戚家。
對於這樣一個家庭,經濟沒來源,生活條件可想而知。
時任駐村工作隊隊長陳飛得知情況後,按照程序為她申請評定為貧困戶,又幫助她學習按摩技術,還組織愛心人士捐款,在先鋒村成立『愛心超市』,將捐來的衣物、財物都放到『愛心超市』,有困難的村民需要就來拿。
2008年,辛敏去哈爾濱特教學校學習,慢慢地掌握了盲文知識。
她不但識盲文,還會繪盲文,並且學會了一手可以養活自己的按摩手藝。
在陳飛的幫助下,辛敏開起了盲人按摩院,為腰腿疼的患者按摩。由於她手藝精,服務好,很快贏得了很多回頭客。
與此同時,陳飛又幫著她聯系了賣洗衣液的活,辛敏用手機上的軟件,劈劈啪啪、上下翻飛地打字與客戶交流,不知道細情的人根本看不出來辛敏是盲人。
在駐村扶貧工作隊的支持下,辛敏還賣雞蛋鴨蛋鵝絨,縣郵政局在她的店鋪設立了代辦點。
就這樣,辛敏的日子一天天好了起來。
雖有了些許收入,但辛敏非常知足和感恩,主動提出能不能退出貧困戶,把政策留給那些更需要幫助和扶持的人。
經過扶貧乾部細致調查,辛敏家雖然生活有所改善,但還沒有達到脫貧標准,直到2018年底纔按照要求實現脫貧。
這在當地引起了轟動。
有些人說她傻,有些人支持她。有村民表示,辛敏那麼困難,人家都自立自強主動脫貧,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自己努力脫貧呢?
後來,經過扶貧乾部細致調查發現,辛敏把自己賣雞鴨鵝蛋和洗衣液的利潤拿出一部分放到『愛心超市』,幫助那些更困難的人……
辛敏感謝黨的好政策,感謝黨派的好乾部,向黨組織遞交了申請書,要求加入中國共產黨。
辛敏告訴記者,因為很多黨員乾部幫助自己,纔使自己的生活得到改善,自己從內心感到幸福和滿意。同時,那些黨員乾部就是自己學習的榜樣,自己也要求加入黨組織,用一名黨員的身份來要求自己,像其他黨員一樣去幫助更需要的人。
『雖然我眼睛看不見,但我的心能看見,我的生命中充滿陽光,我的世界是五彩斑斕的。』辛敏說。
身殘志堅有骨氣
杜爾伯特縣泰康鎮萬丈村44歲的尹成義沒成過家,和父母一起生活,他患有先天脊柱炎,脊柱嚴重變形,壓迫了半個肺,呼吸都困難。
他母親79歲,是二級殘疾人,父親85歲,患有腦梗、腔梗,尹成義是家裡的唯一勞動力。
一家人僅看病,就欠下了不少外債,看著年邁的父母,尹成義心中很不是滋味。
『自己什麼活也乾不了,還拖累父母,想想活著都沒意思了。』尹成義說。
2017年,泰康鎮在精准扶貧工作中了解到他家的情況,經評議公示後,尹成義一家被列為貧困戶。
為了讓尹成義重拾生活的勇氣,各級扶貧乾部為他家制訂了生豬養殖分紅、金融扶貧小額貸款、林下種植中藥材、養牛入托等一系列產業扶貧措施。
慢慢地,尹成義家的生活有了變化,日子一天天地好了起來。
目前。尹成義家每年僅托牛一項,就能收入2800元。
尹成義意識到自食其力的重要性,他說:『不勤快,再好的政策也沒有用,政府幫助我們已經很好了,下一步要靠自己,讓家裡的日子越過越好。』
後來,尹成義搭伙和村民一起種地,村民看他身體不好,就讓他乾一些開水車拉水的輕活,重活都由其他村民包了。
前不久,尹成義家的大牛產下兩頭小牛,直接增收7000元,僅靠自己的努力,2018年他們家就增加收入19000元。
尹成義嘗到了甜頭,又在房前屋後種植地瓜,地瓜收獲很快被搶購一空。他主動找到兩戶貧困戶,讓他們明年跟自己一塊種植地瓜,他負責技術指導,帶動其他人一塊脫貧。
我雖然身體有殘疾,不能乾重體力活,身殘不怕,但要自立,我要用我的行動,來感染其他人。黨和政府給了這麼好的政策,我一個殘疾人都能致富,正常人還有什麼做不到的呢?尹成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