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新貌。張仁纔攝
黑龍江日報7月29日訊 日前,雙鴨山市召開了市委十一屆四次全會,會議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和對我省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和《中共黑龍江省委關於貫徹『八字方針』深化改革創新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審議通過了《中共雙鴨山市市市委關於貫徹『八字方針』加快轉型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和《中國共產黨雙鴨山市市市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決議》,確定了雙鴨山市『轉型發展轉什麼』和『怎麼轉』的問題,繪就了城市發展宏偉藍圖,對加快雙鴨山市市轉型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實現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具有重要意義。
雙鴨山市作為典型的資源型城市,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委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決策部署,就是要牢牢把握重要戰略機遇,把加快轉型發展作為全部工作的主題主線,全面落實省委『六個強省』目標任務,大力推動思想觀念轉型、經濟結構轉型、產業轉型、城市轉型、發展動能轉型『五個轉型』,推動工業經濟、現代農業、科技創新、生態綠色、文化產業、旅游產業『六個高質量發展』,打出『組合拳』,打好主動仗,把加快轉型發展的各項任務落到實處、收到實效。

饒河縣西林子鄉小南河村,國家扶貧資金建設的蔬菜大棚區去年年底交工,有高標准日光節能溫室4棟和高標准鋼骨架超級大棚38棟。冷菊貞攝

黑龍江建龍180無縫鋼管熱處理生產車間。王喜雙記者劉曉雲攝
深入解放思想大力轉變發展觀念
思想觀念的轉型是引領,沒有思想上的破冰,就沒有轉型發展上的突圍。雙鴨山市市委要求全市乾部牢牢把握東北振興大勢和轉型發展大局,強化問題意識、堅持問題導向,找准發展瓶頸所在、矛盾所在、差距所在,切實解決乾部傳統思維定勢嚴重、思想僵化固步自封、看攤守業求穩怕亂、站位不高視野不寬、等待觀望坐失良機等思想觀念短板。
雙鴨山市針對資源型城市轉型不快、接續替代產業發展較慢、民營經濟活力不足、營商環境還不夠優等突出問題,從思想根源上查找問題,提出『七破七立』,解決思想僵化、視野狹隘、看攤守業、路徑依賴、等待觀望等問題,把思想解放的成果轉化為制定新政策、采取新行動。
解放思想的關鍵在於推動高質量發展。雙鴨山市針對產業結構偏重、大項目偏少、創新動能不足、開放合作不夠等短板,通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提出了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十個新』目標和『六條路徑』,並拿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具體措施。

神華國能寶清電廠主廠房內施工現場。本報記者劉曉雲攝

集賢鴻展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特優食用酒精提檔昇級項目生產車間。李學軍攝
強化政策支持發展壯大民營經濟
『我們村鮮食玉米生產線項目,從農作物采摘到加工完成只需要3個小時,最大程度保證玉米鮮度。現已投資130萬元,現有明年擴建的資金需求,現場哪家金融機構幫我們解決資金難題?』尖山區安邦鄉公立村村主任欒亮問道。
欒亮提出的問題很快得到了回應,他與一家銀行相關負責人互留了聯系方式,農村村集體企業將得到貼心的金融服務。
這是7月12日,在尖山區與市金融服務中心共同組織召開的尖山區政銀企對接交流會現場的一幕。來自尖山區的60家中小微企業及個體工商戶與該市9家銀行『面對面』交流,為中小微企業發展注入『金融活水』。
『今年以來,我市以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為主攻方向,多方施策落實配套保障機制,全力推動金融支持民營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市金融服務中心主任張傳林說,市經濟主管部門與金融機構保持常態化聯系溝通,共同推進好項目篩選、推介、對接待事宜,不定期召開政銀企對接活動,為企業獲得融資支持搭建平臺,緩解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隨著深化增值稅改革和小微企業普惠減稅政策的施行,企業獲得了『真金白銀』的支持。
『市委、市政府於今年年初正式出臺了《雙鴨山市關於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若乾意見》。在「鼓勵民營企業擴大投資」「支持民營企業創新發展」「鼓勵個轉企、小昇規」「鼓勵民營企業實施品牌戰略」「緩解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方面都拿出了很多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助力民營企業提昇發展。』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孫勝謙介紹,利用工業企業貸款周轉金幫助企業解決過橋續貸資金1.5億元;積極組織民營企業、中小企業參加各類政銀企對接會,梳理上報77戶企業融資需求信息,需求總金額107億元。
上半年,全市新注冊私營企業944戶,淨增173戶,總量達到10157戶,注冊資金456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27戶,佔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量的83.6%。新注冊個體工商戶5391戶,淨增30戶,總量達到59677戶,注冊資金52億元。
堅持多業並舉加快發展接續產業
6月18日,黑龍江建龍鋼鐵有限公司180無縫鋼管熱處理生產線正式投產,包括每年生產1萬噸的加厚管生產線和每年12萬噸的鋼管熱處理生產線;
在嶺東區中雙石墨采選及深加工項目施工現場,設備安裝已進入尾聲。項目負責人王海東介紹說,目前即將實現全廠聯動試車。該項目建成後,將形成年開采石墨礦石124萬噸、浮選礦物12萬噸、球形石墨1萬噸、鋰電池負極材料1萬噸的優勢產能。
在寶清縣神華國能寶清發電廠一期項目現場,工期到了最後衝刺階段。『1號機組8月底投產。』工程部主任鄧明川說,『2號機組計劃9月底投產。』寶清電廠2×60萬千瓦新建工程是神華國能寶清煤電化項目之一,動態投資55.32億元。
不遠的另一個神華國能寶清煤電化項目——朝陽露天煤礦,『我們的聯合試運轉到8月底就結束。』生產副礦長臧建領說,露天煤礦投達產後將創造出黑龍江省首家千萬噸級煤礦、露天開采、褐煤開發的三個第一。
在黑龍江萬裡潤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0萬噸燃料乙醇項目建設現場,塔吊林立,鏟車、挖掘機等各類機械來回穿梭,500多名施工人員堅守一線。『項目10月份進行試車,比原計劃提前兩個月。』總經理唐志富說。
還有寶清萬裡潤達150萬噸玉米深加工項目、鴻展集團30萬噸燃料乙醇項目等一大批重點工業產業項目目前正在加快建設。在雙鴨山,項目建設的熱度從未如此紅火。
雙鴨山『一煤獨大』的產業格局雖然已打破,但接續產業還沒有成為穩增長的主體力量。該市正把發展接續替代產業作為轉型昇級的重要切入點和突破口,圍繞做好『三篇大文章』、做足『煤頭電尾』『煤頭化尾』『農頭工尾』『糧頭食尾』延伸『五大產業鏈條』、壯大『七個新增長領域』,打造更多具有支橕帶動作用的產業板塊,盡快形成多點支橕、多業並舉、多元發展的新格局。此次全會通過的《實施意見》進一步明確了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到2022年,全市GDP達到650億元,『煤頭電尾』『煤頭化尾』及非煤產業佔規上工業比重達到65%以上,非煤產業佔GDP比重達到30%以上;到2025年,第二產業佔GDP比重達到35%以上,規上工業企業突破180戶,『煤頭電尾』『煤頭化尾』及非煤產業佔規上工業比重達到85%以上,經濟發展的質量、效率、動力明顯提昇。
轉換新舊動能推進創新創業
近年來,雙鴨山市把科技創新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全市以向創新驅動要高質量的『七個抓手』為重點,強化產業技術支橕、創新能力提昇、科技企業孵化、科技成果轉化、科技人纔建設『五個體系』建設,用科技的翅膀牽引新動能。
黑龍江建龍聯合國內一流科研院所及行業專家,開發出30餘項中高端鋼種,連續兩次評定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黑龍雙鍋啟動博士後科研工作站,進行基礎科學與關鍵技術研發,幫助黑龍雙鍋解決科研課題。2017、2018兩年,全市新增科技型企業63家、實現高新技術產業工業增加值近30億元。
為提昇科技支橕能力,加快新舊動能轉換,雙鴨山市制定出臺了《深化科技體制改革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實施細則和任務分工方案》和《雙鴨山市市柔性引進人纔實施辦法》,分別設立1000萬元科技成果轉化與應用資金和招纔引智資金,專項用於科研成果、科研團隊和重大科技項目引進。全市已與5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進行了產學研合作,建立產業科技創新聯盟15家,引進科技成果12項,促成40項科技成果轉化落地。
創新是第一動力,人纔是第一資源。雙鴨山市不斷完善人纔政策體系,創新引纔引智渠道、搭建育纔成纔平臺、健全用纔留纔機制。
6月22日、23日,雙鴨山市舉行了2019年全市急需緊缺高層次人纔招聘面試。來自中國農業大學、南開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東北大學及10餘位國外大學畢業的近300名碩士、博士研究生參加了此次面試。
此次高層次人纔招聘工作從4月初開始啟動,市委高度重視,市委常委會專題聽取了有關工作匯報,出臺了人纔引進政策,給予人纔安家費、免費入住人纔公寓、妥善安置家屬等各項優惠待遇。
抓好平臺建設,以創業帶就業。今年年初,雙鴨山市制定印發了《做好就業創業工作十二條政策措施實施辦法》,從資金、培訓、服務等各個方面加大對就業創業的支持力度。積極組織開展『就業援助月』、『春風行動』招聘會、『民營企業招聘周』和『第二屆創業創新大賽職業技能大賽啟動大會』等活動,為供需雙方搭建對接平臺。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發展縣域經濟
日前,寶清縣入選第二批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創建名單,這是雙鴨山市實施一產接二連三行動的碩果。
雙鴨山市近年來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抓好『糧頭食尾』『農頭工尾』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產業項目建設,推進轉方式調結構,以建設寶清縣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為牽動,以培育產業化龍頭企業為重點,大力發展玉米、水稻、大豆和畜產品精深加工,努力把綠色食品深加工打造成為第一支柱產業。
目前,集賢鴻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兩條改擴建年產30萬噸酒精生產線已投產,寶清萬裡潤達糧食倉儲及深加工項目二期工程——150萬噸玉米深加工項目正在搶抓工期,計劃2022年底整體竣工投產。全省9個玉米燃料乙醇項目,兩個落戶雙鴨山市,均已開工建設,糧食深加工項目集群已逐步形成。
農業興則百業旺,縣域經濟強則雙鴨山市強。雙鴨山市積極落實『農業強省』任務,以鄉村振興戰略為總牽動,發展現代農業,壯大縣域經濟。
雙鴨山市在穩固糧食產能40億斤以上的前提下,堅持『六個圍繞』調結構,積極發展果蔬、雜糧雜豆、鮮食玉米、食用菌等特色種植。大力發展數字農業、智慧農業,到2022年,打造省級現代農業科技園3個,建設『互聯網+農業』示范基地70個。
激發內生動力著力深化改革擴大開放
走進雙鴨山市市民服務中心,一眼望去秩序井然。企業和群眾在這裡能夠輕松辦理發改、財政、公安、民政等27個單位的354項業務。『我們建立並聯審批機制,實施「一次叫號、一窗受理、一網通辦」的一窗綜合辦理審批服務新模式,將原來串聯式、疊加式審批變成並聯式、扁平化審批,最大程度簡化辦事環節、減少申報材料和壓縮辦理時限。』市民服務中心主任邵民學說,目前,市本級898項政務服務事項平均單個事項環節減少0.4個、材料減少0.3份、時限減少9.8個工作日,辦理時限壓縮了58.7%。
這樣的變化,源於雙鴨山市著力深化改革的創新實踐。該市把全面實施『綜合窗』服務模式改革作為加快『互聯網+政務服務』一體化建設、推進『一網、一門、一次』改革的重中之重強力推進,通過全層級『一窗式』集成服務、全事項標准化管理、全過程信息化建設,基本實現了絕大多數政務服務事項『一網通』辦理和企業、群眾到政府辦事『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努力打造出了人民滿意的高效政務服務新品牌。
目前,雙鴨山市『最多跑一次』事項已由308項增至738項,即辦件事項由174項增至290項。推進考核評價規范化,用督查、考評和激勵等措施,切實提高工作人員優質服務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做到『找誰都一樣、誰找都一樣、遠近親疏都一樣。』
深化改革,擴大開放。雙鴨山市深度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倡議,落實全省『一窗四區』部署,重點推動饒河口岸基礎設施建設。推進與佛山在產業對接互補、重點園區共建、科技平臺共用、重點項目合作、資源要素共享、乾部人纔交流等領域的深度合作。
擴大開放還體現在以開放的心態、開闊的視野、開拓的精神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不斷創新招商理念和方式方法。
雙鴨山市推進落實『專班+園區』、『目標+考核』的招商引資新機制。圍繞煤化工產業、現代鋼鐵產業、食品和農副產品加工產業、新能源產業、石墨及新材料產業、對外貿易產業和旅游文化產業七個方面組建專班。成立建立『一個市級領導牽頭、一套工作班子、一支招商隊伍、一個專家諮詢機構』的『四個一』招商引資工作新機制,積極尋找經濟合作的契合點,強力推進項目合作。7月13日,雙鴨山市招商引資再傳捷報:紅星美凱龍集團成功落戶尖山區。
持續改善民生增進人民群眾福祉
7月24日,雙鴨山市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開工儀式在四方臺區梨花蓋子溝舉行。該項目是雙鴨山市著眼於解決生活垃圾填埋和滲濾液處理方面問題謀劃實施的重大民生工程,總投資3.04億元,計劃2020年底投產運行。
這是雙鴨山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加快轉型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的一個具體實踐。
加快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提昇城市功能和品位。繼續實施主城區道路『瘡疤』維護改造、對小區背街巷道和交通微循環進行整治,實施老舊小區修繕改造工程,改善百姓居住環境。全面完成6個獨立工礦區和4個區本部『兩供一業』綜合改造。實施園林綠化完善工程,打造綠色自然生態環境。
提高公用事業服務能力,滿足群眾生產和生活需求。完成天然氣置換2萬戶,改造、安裝燃氣管網約37公裡的目標。加快推進4個重點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加大改造城市供水老舊管網、取消包費制,完成15座二次加壓泵房改造,啟動新建改造供水管網38公裡。
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以農村垃圾、城鎮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昇為重點,著力補齊農村人居環境短板。確保2020年全市100%(415個)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治理。完成農村危房改造任務。
堅決打贏精准脫貧攻堅戰,聚焦『兩不愁三保障』標准,突出產業脫貧,強化幫扶責任,解決突出問題,確保今年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堅持綠色發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不久前,集賢縣七星山入選森林體驗國家重點建設基地名單,饒河縣西林子鄉小南河村和四排鄉四排赫哲族村入圍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名錄。
這是雙鴨山市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積極落實『生態強省』建設,秉持『兩座金山銀山』理念,以生態建設為先、綠色發展為重的成果。
雙鴨山市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堅決打好藍天、碧水、淨土、美麗鄉村、原生態『五場保衛戰』,全面落實『河長制』,強化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堅持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推進果蔬、林菌、黑蜂、中藥等生態種植養殖。
該市依托獨特的原生態、界江、濕地等資源,推出特色旅游產品,打造全國旅游品牌。積極發展冰雪產業,深度開發冬季賞冰樂雪項目,提昇雙鴨山市東湖冬泳、寶清搖籃山滑雪等冰雪旅游知名度。
實現雙鴨山市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十個』新目標
思想解放實現新飛躍、發展質量取得新突破、接續替代產業實現新跨越、綠色發展形成新優勢、創新發展集聚新動能、深化改革激發新活力、發展環境得到新塑造、人民群眾生活水平有新提高、廣大乾部有新作為、黨的全面領導得到新加強。
堅定不移走好『六條路徑』
轉型發展之路、高質量發展之路、創新發展之路、綠色發展之路、改革開放之路、重塑環境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