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30日訊 愛輝區聚焦重點持續發力,重點項目穩步推進、農業綠色發展進一步鋪開、文化旅游魅力進一步彰顯、脫貧攻堅基礎進一步提昇、民生保障水平進一步提高,全區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1月至6月,預計地區生產總值實現9.1億元,增長8.4%;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實現1.26億元,增長1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5%;外貿進出口總額實現4000萬美元。
確定重點產業項目36項,其中省、市重點項目14項,開復工13項、開復工率92.8%,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22億元、投資完成率37%,均列全市第一。列入省『百大項目(打捆)』2項、市『百大項目』18項,大項目建設帶動區域經濟加快發展。工業經濟穩步增長。金三角、多銅等5家煤礦銷售煤炭30萬噸。新成立科技型企業4戶,完成入庫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平臺4戶。招商引資成效顯著,赴北京、上海、山東、廣東等8省市開展招商引資活動,對接招商線索10餘項,落實新引進投資總額5000萬元以上項目10項,實際利用省外資金8億元、完成全年目標的53.7%。
加大農業綠色發展示范先行區創建力度,投入2100萬元對綠色生產技術推廣應用、綠色品牌認證、市場銷售網絡建設等方面給予扶持,120.5萬畝耕地獲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建成農業綠色發展示范園區22個,打造北三家子等5個村菜園子革命示范村,獲評全省第二批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大力發展林產經濟,生產食用菌549.4萬袋,璦琿鎮示范性種植靈芝14.2萬袋,種植、推廣中藥材品種15種,正在申報省級中藥材生產示范縣。抓好畜牧生產,馬匹存欄總量穩居全市首位。縱深推進品牌營銷,『璦琿面粉』 『璦琿大豆』地理標識認證進入國家答辯階段。
積極謀劃古城文物遺址保護、『四街』環境整治等工程項目,聘請哈工大建築學院實地踏查、測繪,為古城開發重點項目建設規劃設計提供詳實地理信息。圍繞璦琿鄉野公園『一城、兩村、三道』建設任務,啟動30餘個項目建設,完成小烏斯力滿族民俗記憶館室內外裝飾和布展,璦琿鎮外四道溝村沙灘浴場開門迎客,打造鄉野公園花海景觀帶,進一步豐富鄉野公園觀摩內容,實現鄉村旅游提檔昇級。高質量舉辦上元節、頒金節、古倫木沓節等傳統民族節慶活動,逐步形成愛輝地域特色民俗文化品牌。上半年預計旅游收入實現3.9億元、增長12.8%,接待旅游人數93.7萬人次、增長11.7%。
持續鞏固脫貧成果,投入1億元實施產業增收、住房保障、飲水安全等『十項鞏固提昇行動』。打響全區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百日攻堅戰』,統籌推進小額扶貧貸款、光伏發電、『村社一體』等10類扶貧產業,扶貧產業覆蓋率100%,貧困群眾人均純收入達6769元。投入633萬元在全市率先啟動2019年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項目,成為全省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百大項目』首個開工項目。嚴格落實『先診療後付費』、大病保險、住院報銷和救助、門診慢性病報銷和救助等政策,為建檔立卡貧困群眾發放醫療、社保等惠民資金130餘萬元。認真辦好增進民生福祉的十一件實事,民生支出7.6億元,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91.0%,提高1.6個百分點。實施罕達汽鎮學校教師周轉宿捨、六小東校區多功能教室改造、黑河市幼兒園異地新建等20餘個教育項目建設。發放就業資金726萬元,城鎮新增就業1100人,城鄉居民醫保補貼標准由490元提高至520元,對特困供養人員、城鄉低保對象、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重度殘疾人員個人繳費部分進行全額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