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31日訊 市司法局不斷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著力改善和優化營商環境,積極引導和幫助企業消『痛點』、祛『堵點』,不斷深化和拓展『三員』法律服務機制,為民營企業發展壯大注入活力和內生動力。
做民營企業的『保健員』,為企業把脈問診。組建了由律師和公證員組成的法律服務團,結合法律進企業活動,延伸了服務觸角,拓展了服務范圍。為有效防范民營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的法律風險,改善民營企業法治環境,為全市50餘家民營企業進行了全面免費『法治體檢』,針對企業存在的法治問題進行了詳細解析,為每家企業出具了《法治體檢報告書》,對癥下藥解決企業經營法治難題,有針對性地提出法律建議,幫助企業健全管理制度、規避法律風險、防范矛盾糾紛,並與企業簽訂《民營企業免費法治體檢合同》和《保密協議》各50餘份。開展『公證服務進民企』活動及『減證便民』服務,簡化了民營企業申辦公證流程,積極拓展公證服務民營企業業務領域。截至目前,全市各法律服務團隊為民營企業開展政策宣講100餘場次,受益民企約1500家;召開民營企業負責人座談會42場次,深入民營企業實地走訪,為民營企業法治狀況進行『望聞問切』50餘次,向民營企業發放調查問卷1000餘份,為民營企業出具法治體檢報告50餘份;幫助民營企業審查完善規章制度130項,幫助民營企業梳理法律風險點120個,出具法律意見180條,化解矛盾糾紛30件。
做民營企業的『宣講員』,為企業答疑解惑。結合『七五』普法工作,組織法律服務人員深入民營企業開展了系列法律法規宣講宣傳活動,不斷加強民營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和企業員工的法治宣傳教育,開展了民營企業管理人員法律知識集中培訓、企業員工法律知識宣傳講座、民營企業管理者學法考法等活動。通過各種渠道、多種形式向企業員工宣傳解讀了與企業經營管理息息相關的合同、招投標、產品質量、消費者權益保護以及用工、安全生產、勞動保障、養老、法律顧問等法律制度。還充分利用『4·26』知識產權日、憲法宣傳周等重要時間節點,選取民營企業關注的法律法規和法律熱點問題,集中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法律宣傳活動。以《黑龍江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正式實施為契機和切入點,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聲勢浩大的學習宣傳活動的同時,在全市民營企業中也開展了深入貫徹學習宣傳活動,並為民營企業員工開展《條例》宣傳講座20場次,向企業員工印發《條例》宣傳冊500餘冊。截至目前,為企業員工舉辦各種宣講、解讀、培訓200餘場次,受益人1800餘人次,解答法律諮詢300餘人次。做民營企業的『救助員』,為企業扶貧解困。為助力民營企業發展,不斷強化對特定主體對象的法律知識宣傳和法律幫助,積極為民營企業提供優質、高效、便捷的法律援助服務。持續深化『法律援助惠民生活動』,開展了『助力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專項行動』。在全市實行『一站式』法律援助服務,對民營企業農民工、困難職工請求支付勞動報酬、工傷損害賠償和人身損害賠償的法律援助申請案件,不再審查經濟困難條件。承辦人員在堅持依法維護受援人合法權益的情況下,盡可能通過調解促成企業與員工和解,維護民營企業的和諧安定。定期針對民營企業在生產經營中的法律需求,組織援助律師就知識產權、勞動合同、『五險一金』和管理經營等法律問題,通過案例牽引、釋法析理和解疑答惑等方式,解決民企發展中的法律迷茫和困惑,引導民營企業員工學法、懂法、守法、用法,為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的法治氛圍和外部環境。降低民營企業尋求法律服務的成本,充分發揮村(居)法律顧問微信群作用,讓法律顧問和轄區內的企業零距離接觸,隨時接受諮詢並解答民營企業和員工的法律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