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理現場。
生活報8月6日訊 近日,哈爾濱市民生尚都小區的居民向記者反映,小區裡一戶居民在家裡養雞養鴨,而且是散養,影響到居民樓道裡的衛生,鄰居們很有意見。5日,經過社區做工作,由小區居民和社區工作人員擔當志願者,幫著這戶居民把雞鴨清理走,並且打掃了屋裡的衛生。盡管以前到居民家裡調查過,可真正收拾起來,工作人員還是被嚇著了,『小雞小鴨滿地跑,一開門可壯觀了。』
家電家具都掛著家禽糞便
5日15時許,記者來到民生尚都小區,該小區的志願者十幾個人都站在樓下,他們戴著口罩,一輛三輪車停在單元門口,上面裝滿了東西,地下都是散落的家禽糞便。居民崔大姐告訴記者:『算這車是第三車了,運下來的東西基本上都是垃圾,但是還不能扔,運到一處平房去,房主自行處理。』
記者走進樓道就聞到了刺鼻的氣味,上了電梯更加濃重,出了電梯右拐就是這戶居民家,盡管多數的垃圾已經清理完畢,但屋裡的雞糞味還是熏得人想吐。屋裡的人都戴著口罩,地面上的家禽糞便還沒來得及清理乾淨,鄰居崔大姐說:『原來的地面上是一層雞糞,就像是地毯一樣。』記者看到,屋裡有一張大床,有電視和洗衣機,地板是淺黃色的,幾乎所有的家用電器和家具上都掛著家禽的糞便。
該樓層所有住戶都搬走了
『5年了,真要是弄出個傳染病之類的可咋整。』居民趙大爺是這個社區的小組長,也是位熱心人,據他介紹,這戶總共就兩口人,母子兩人相依為命,他們家的雞鴨貓狗都處於散養狀態。據說這次清理,總共拉走了20多只雞,30多只鴨,還有狗和貓等寵物。他們這一樓層所有的住戶都搬走了,把房子租了出去,後來租客也不敢在這兒住了。
現場,房主老太太和志願者們一起收拾東西。她告訴記者,她今年74歲,是這裡的動遷戶,但是這個房子是她後買的。記者問:『你養這麼多的家禽自己吃嗎?』老太太說:『這些家禽是用來下蛋的,賣掉蛋可以貼補家用。』她說歲數大了收拾不動屋子,兒子也不收拾,長年累月家裡就變成了這個樣子。
經社區協調問題徹底解決了
『別人家的蟑螂論個數,這裡的蟑螂真是論斤收拾。』居民張大姐說,其實去年,社區就曾組織人員幫助這戶居民清理過一次衛生。張大姐說:『我去年把蟑螂收集起來,正好是一大塑料罐,去年用過殺蟲劑,今年清理時沒見到蟑螂,但地上的蛆也不少。』
為了能徹底解決這戶居民的衛生問題,社區的工作人員想了許多辦法,結果都不太理想。這一次,房主自己找到自家的一個遠房親屬,找到一處帶院子的平房,打算搬過去,所以社區組織居民志願者幫他們搬家,同時清理衛生,下一步幫她家把樓房租出去,這樣他們就有了固定的收入,同時鄰居們也不再受衛生的影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