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2日訊 日前,大慶市郵政管理局發布了2019年上半年大慶市郵政行業運行情況。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大慶市完成快遞業務量597.22萬件,同比增長15.04%,業務收入完成10951.13萬元,同比增長14.68%。快遞業務量、快遞業務收入這兩項重要指標實現雙增,在我省所有地市城市中排名第三位,前兩位分別為哈爾濱市和牡丹江市。
上半年快遞業務收入破億元
在順豐快遞工作的小林清楚地記得今年春節前忙碌的場景。『每天快遞量都很大,為了能夠按時將快遞送到市民手中,我加班加點,有的小區不讓快遞運輸車進門,我就借了物業的推車跑著送,為的就是節省時間。』小林說。
近年來,大慶市快遞業持續高增長。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大慶市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完成597.22萬件,同比增長15.04%;業務收入完成10951.13萬元,同比增長14.68%。同城業務量完成92.21萬件,同比增長0.33%;異地業務量完成504.20萬件,同比增長18.73%。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上半年異地業務量增長較大主要與電商上半年頻繁推出的各種活動有關,大大釋放了市民的購買力。
多措並舉打造『綠色郵政』
為全面推進郵政業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今年以來,市郵政管理局多措並舉積極打造『綠色郵政』工程。以電子面單的使用情況為例,記者了解到,目前,大慶市快遞企業電子面單使用率達到九成以上。這也意味著,市民寄快遞時無需再像以往那樣手填面單,只需在手機上操作即可,既省時省力,還能大幅降低收寄地址的出錯率。
提高『電子面單』的普及率只是大慶市打造『綠色郵政』工程的一個縮影。
據了解,市郵政管理部門還不斷引導企業應用綠色低碳包裝材料,各企業通過采取投放使用環保節能的瓦棱包裝箱、實行『膠帶瘦身』和可循環使用打包帆布袋等措施,進一步促進郵政、快遞包裝綠色化、減量化。
與此同時,郵政管理部門還積極探索快遞包裝回收與社會化回收有機銜接,引導快遞企業通過在高校和社區網點設置回收裝置,探索開展『逆向物流』回收。截至目前,快遞服務企業經營網點設立快遞包裝廢棄物回收裝置32個,不斷提昇行業運行效率和經濟效率。
此外,大慶市還加大節能減排推進力度,鼓勵企業使用新能源車輛,全市快遞企業已投入使用新能源汽車13輛。
創新寄遞服務,助力行業發展
今年以來,為配合大慶市優化營商環境,助力全省百大項目在大慶開工建設進展順利,大慶市郵政管理部門開展了多項工作。
如引導林甸郵政和當地7家快遞企業開展『郵快合作』,推動快遞企業在大同區與供銷聯社首次開展合作,推進快遞服務站進駐林甸縣工業園區。
在引導企業服務農村電商方面,借助電商平臺推動肇州縣特色農產品遠銷全國,目前快遞網點實現市縣鄉三級物流體系全覆蓋。據統計,老街基農副產品、托古食品有限公司、一口豬食品等農村企業已實現電商銷售模式盈利。
與此同時,大慶市還不斷改善末端投遞服務,提高智能化水平。包括鼓勵郵政企業推廣智能信包箱,引導快遞企業提昇設施設備智能化水平等等。
市郵政管理局工作人員表示,下半年,大慶市將著重在加快推進行業高質量發展上多下功夫,保障普遍服務質量穩步提昇。推廣警郵、政郵、稅郵、商郵、快郵合作,建設城鄉郵政綜合服務平臺。同時,加快推進快遞與制造業深度融合,引導企業嵌入工業互聯網平臺,做強供應鏈管理、倉儲、逆向物流等綜合服務。
同時,還將加快綠色郵政建設進程,繼續實施『9571』工程,督促企業建立健全生態環保工作機構,完善信息報告和通報制度,推動快遞包裝回收循環利用體系建設,建立多方回收體系。加大綠色技術和產品供給,支持寄遞企業積極對接地方綠色包裝生產企業。強化多方共治管理體系建設,推動快遞包裝綠色發展融入地方生態環保總體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