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8月13日訊 天剛亮,東景蘭便拿著鋤頭在庭院的黃豆地裡除草,這是她入夏以來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在她看來這些豆秧就是她們家的寶貝疙瘩。
『黃豆種的好,加工廠纔能榨出質量好的油,好油自然賣得好,賣得好來年纔能再找我們種得更多,錢也就越掙越多。』東景蘭說。
像她家一樣在庭院裡種植黃豆的家庭在樺川縣創業鄉豐年村還有56戶。這56戶村民在去年和今年春天,每家每戶都領到了免費的黃豆種子,經過一夏天的種植,秋後德霖豆油加工廠以高於市場價格統一收購。去年,每戶平均增收1000元以上。
近年來,豐年村把群眾思發展、快發展良好風氣的形成,作為鄉風文明建設的首要內容,村民克服了『等、靠、要』的依賴思想,牢固樹立起自強、勇於奮進、致富光榮的良好村風,並使之轉變為強烈加快發展的內生動力。
東景蘭口中的德霖豆油加工廠是回鄉創業農民孔令平和李靜在2017年創辦的,憑借先進的生產設備、科學的技術生產以及產品的優質量足,德霖豆油很快就贏得了市場的青睞。
致富不忘家鄉人。2018年,德霖豆油加工廠積極發展黃豆種植和小雞養殖兩種模式帶動全村的村民發展庭院經濟。春天為村民免費提供種子和雞雛並進行技術指導,秋後以高於市場價格進行統一收購售賣以實現共同富裕。同時,企業發展增加了貧困戶用工數量,2018年帶動10個貧困戶就業,每人年均可增收1萬元左右,為豐年村解決了貧困戶就業難、難就業的問題,也起到了先富帶後富的模范作用。
據孔令平介紹,加工廠每年會固定拿出分紅資金5萬元,其中1萬元用於壯大豐年村集體經濟,4萬元用於帶動豐年村6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分紅增收。同時,該廠每銷售出一桶10斤裝豆油便捐出2元錢,作為貧困戶年末分紅的基礎基金。
短短3年時間,豐年村就由一個單純種植水稻生產的農業村,發展成了庭院經濟、農副產品加工、鄉村旅游四業並舉,商品經濟發展步入了快車道。
2015年,在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豐年村鄉親們還親自繪制了大小60幅圖畫,生動形象地表現了忠孝文化、文明禮貌、愛護環境、黨的建設主題。
『自從有了主題牆,我們村裡人就時常來這觀看,每天接孫子上下學我倆都在這呆上一會兒,念上幾句,牆上的文化已經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的思想和行動,將忠孝文化、知禮教育、環保理念宣傳到每一個村民的心中。』村民彭春玲說。
為了配合忠孝文化主題大街的宣傳,從2015年開始,豐年村每年都舉辦忠孝文化藝術節,評選出村裡的『十大壽星』和『十大孝星』,大力倡行以孝修身,以孝養性,並大張旗鼓的進行表彰獎勵,鼓勵老年人珍愛生活、歡度晚年、爭做壽星;鼓勵青年人贍養老人、孝敬老人、爭當孝星。
為了激勵村民不斷迸發出奮進的精神力量,豐年村把村民的忠孝行為、思想道德行為、鄰裡互助行為、居住整潔行為和經濟發展行為等涉及村裡精神文明建設和物質文明建設的內容編成了48句252字的三字經,通俗易懂,易記易遵循,成為豐年村的村規民約,從而使豐年村的傳統優秀文化建設實現了規范化和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