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4日訊 克東縣是全國重要商品糧生產基地和全國綠色食品原料(大豆)標准化生產基地,『中國非轉基因大豆之鄉』,擁有得天獨厚的綠色生態資源。如何讓農產品變成農民致富的『金鑰匙』?克東縣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克東縣依托生態、產業等資源優勢,優化發展環境,完善功能支橕,大力推動電子商務與傳統行業滲透融合,把農村電商作為新形勢下農民脫貧增收和『三農』提質增效的重要手段,大力推動『一旗一路、一院一館、一鏈一園、五大體系、五大平臺、五大模式』為主要內容的農村電商扶貧生態系統建設。堅持政府引導,制度保障和工作力量的協同發力,全力打造電商經濟發展增長點。調整加強全縣電商扶貧工作領導小組,搭建了以縣黨政主要領導為組長的『雙組長』、一名縣委常委和一名副縣長專職專責抓電商扶貧的『雙負責』領導體系。專門成立農村電商扶貧工作組,充實調整電商辦工作力量。形成了高位推動、上下聯動、全縣齊動的工作格局。
『以前種地犯愁銷路,現在足不出戶農產品就可以遠銷各地。』『有了農村電商我們致富更有信心了。』……如今,電子商務像一股迅猛的浪潮,席卷了克東鄉村,也讓群眾生活更加有盼頭。
『今年上半年,克東縣農村網絡零售額居全省縣域第一名,達7.9億元。』克東縣電商辦主任郭星琪介紹,作為全國第二批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克東依托縣內互聯網企業,打造了集產品設計、采購、生產、檢驗、包裝、倉儲、物流於一體,融合三產,跨越各行業的產品銷售完整鏈條。在線上建設了交易平臺『兢山館』,實現了微商、網商、電商一體化交易;在線下,建設了佔地面積4000平方米、集倉儲、分揀、包裝、貼單、發貨等一系列配套服務為一體的電商創業園,實現了全縣電商企業信息集成和資源共享。
此外,克東縣還開展了『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的電商扶貧活動,針對綠色有機農產品出村難的問題,積極推動電商與營銷平臺深度融合發展,實現了下行上行兩翼齊飛。舉辦『農特產品進商超』活動,帶動縣內天澤、華辰等四大超市為代表的全縣576個大小型超市參與活動,將全縣300餘種產品依托『兢山館』等平臺線上銷售,31種農特產品線下進駐超市進行銷售,不斷探索零售新模式、新業態、新技術、新產業,逐步形成了『線上+線下』『商品+服務』『零售+體驗』的融合發展新格局。2018年全縣大中小企業線上銷售額達3億元,呈現了農產品線上線下暢銷、農戶增收的好勢頭。
目前,克東縣共開辦各類網店40家,電商企業達181家,電商平臺7個,物流快遞企業14家,新建鄉、村兩級物流網點94個,不斷完善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暢通物流配送渠道,積極打通農村電商物流上行『最初一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