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5日訊 寶清縣夾信子鎮緊緊抓住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利契機,依托區域內豐富的野生藥材資源和適合發展藥材人工栽培的林地、耕地空間優勢,加強北藥基地建設,打造集種植、收購、加工、銷售為一體的北藥產業鏈,提高醫藥產業的規模化、集約化水平,助推全鎮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夾信子鎮奮斗村順安康藥材種植基地,負責人康經宇手拿蒼術栽子介紹說:『這是蒼術,是我們種植的品種之一,能入百十來種藥,近年來價格一直穩步上漲。隨著這些年的采挖,山上的藥材資源不斷減少,市場上的藥材供應不足,種植藥材成為致富的好門路。』
藥材種植是近年來新興起的農民致富產業,北藥依仗其獨有的無污染、無毒副作用、藥效持久的藥理特點,而且市場需求量巨大,成為藥材種植的首選項目。寶清縣夾信子鎮黨委、政府瞄准市場,將北藥種植納入產業結構調整布局,把握機遇,結合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出臺扶持政策,大力鼓勵農戶發展北藥種植業。圍繞南山裡三個村屯種植北藥的優勢,引導農民因地制宜發展北藥種植,壯大北藥種植規模,重點推進千畝以上種植基地建設。實施規模化、標准化、品牌化經營,為藥企提供本地地道藥材,支持引導『龍頭+基地+農戶』的聯合體,以龍頭帶基地,以基地帶農戶,發展北藥訂單種植,把北藥市場做大做活。
據介紹,寶清縣夾信子鎮向山村種植平貝歷史長達30多年,輻射周邊村屯,形成了三江平原最大的生產銷售的平貝,集散地。2018年秋,夾信子鎮奮斗村發展白鮮皮、赤芍450畝,10多戶種植,今年秋可發展到1000畝,3至4年見效益,畝效益達2萬元左右。今年,順安康藥材種植基地對全鎮105戶精准扶貧戶免費提供種苗,負責技術指導,產品全部回收,並在奮斗村建了7000平方米中藥材精深加工廠,帶動就業3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