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7日訊(記者 那鵬翔)進入七月以來,齊齊哈爾市局地連續遭遇短時強降水、冰雹、大風等極端天氣,造成部分農田受災嚴重。災害面前,全市各縣市區廣大黨員乾部、農民群眾不等不靠,積極行動起來,全力開展洪澇災害生產自救,確保今年農業生產取得豐收。

7月11日至7月15日,齊齊哈爾市多分散性對流性降水,其中:市郊、龍江、泰來、甘南等地的個別站點出現暴雨,導致局地短時內澇。據統計,6月1日至7月20日,全市農作物受災面積260.87萬畝,成災面積161.79萬畝,絕產面積24.82萬畝,農業直接經濟損失75092.02萬元。
災情發生後,市、縣(市)兩級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各個部門第一時間深入現場,靠前指揮,組織進行抗災自救。克山縣成立了由主管領導牽頭,農業農村局、應急局、氣象局、各鄉鎮等多部門共同協調抗災的領導小組,明確責任和分工,保證了災害發生後第一時間做出有效措施。訥河市抽調農業執法大隊精乾人員組成搶險應急小分隊,攜帶漁政機動船,趕赴老萊鎮重災區,協助鄉鎮做好防汛及受災群眾安置工作。克東縣組織農業農村局、應急等涉災部門,第一時間趕赴受災地塊查災核災,出動鏟車10臺、大馬力拖拉機5臺,組織乾部群眾1980人,深入田間地塊搶排積水,對排水溝渠進行搶修加固,力爭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

齊齊哈爾市針對洪澇災范圍廣、受災重的實際,市委、市政府立即組織訥河、甘南、拜泉等縣(市)開展災後救助及技術指導等工作,制定了農作物災害補救技術指導意見。加強田間管理,對積水地塊搶挖排水溝,快速排乾田間積水。市農業農村局組織農業專家深入克山、克東等縣受災最嚴重地塊,現場指導抗災自救工作。訥河市迅速組織農業技術推廣部門的農業專家,深入到4個受災嚴重鄉鎮,開展抗災自救技術措施指導,減少農業生產損失,同時組織畜牧專家深入洪災一線鄉鎮,開展畜禽無害化處理、消毒滅源、人畜共患病防控、疫情監測、檢疫監督等工作。克東縣抽調農業技術人員,赴受災地段指導動員群眾開展抗災自救,並按照不同受災情況對恢復生產提出有效意見,促進受災作物苗情轉化,盡快恢復生長,最大程度減少災害損失。在災情統計的同時,各級農業農村部門第一時間會同保險公司深入受災地塊,開展現場核查,對受災面積、程度進行詳細登記,核實受災情況。訥河市組織農經部門協調農業保險公司開展災害理賠,及時核實、核准農戶的災害損失,盡快將賠付自救兌付到農戶手中,用於生產自救。
針對下一步工作,齊齊哈爾市切實做好強對流天氣防范工作,組織各級農業部門加強與氣象、水務、應急管理等部門的聯系溝通,密切關注強降雨、強對流等天氣動態,加強預報預警,提前做好防范設備和物資准備,狠抓各項防范措施落實。通過網絡、電視、廣播、短信、微信等多種途徑,及時向農民發布預測預警信息,努力做到覆蓋到村、落實到人,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同時,全市積極做好農田內澇防范工作,組織農業乾部深入到田間地頭,實地踏查農田內澇隱患。對有田間排水工程的,抓緊對涵閘、河壩等農田水利設施進行檢查、維護,對排水溝渠采取深挖擴容、清淤除障等措施,充分發揮排水工程作用,確保排澇需要,防止內澇災害發生。對不具備挖排水溝的,提前架設水泵,設置臨時泵站,一旦發生內澇,采取強排措施,快速排除農田積水,恢復農作物根系呼吸活力,確保正常生長。對已經發生內澇的地塊,要迅速組織人力、物力,采取適宜措施,全力搶排快排,做到應排盡排,最大限度減少作物浸泡時間,減輕內澇影響,把損失降到最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