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8日訊 (記者 杜筱) 為慶祝2019年中國醫師節,紮實推進全省衛生健康系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弘揚崇高精神,展現行業新風尚,營造尊醫重衛良好社會氛圍,以良好精神風貌迎接新中國成立70周年,記者響應黑龍江省衛健委組織開展的醫療典型人物集中采訪報道活動,對被稱為無影燈下百姓健康的『守護神』鶴崗市人民醫院神經外科主任楊剛志先進事跡進行宣傳報道。
19年寒來暑往,19年日月輪回,鶴崗市人民醫院神經外科主任、主任醫師楊剛志奏響了一曲曲挽救生命的樂章。多年來,他榮獲『黑龍江省援川先進個人』、『黑龍江省第二屆最美醫生』『黑龍江省群眾最滿意醫生』、中國首屆『白求恩式好醫生』提名獎。
只有病人選擇醫生,醫生必須服務於患者
『只有病人選擇醫生,醫生必須服務於患者。』這是楊剛志始終遵循的工作原則。

神經外科的病人以病情危重、變化快為特點。楊剛志2016年收治了一名車禍患者,頭面部血肉模糊,他歷經8小時采取雙側額顳頂開顱並去除顱骨減壓,患者僅留下了枕骨,術中患者大腦清晰可見,這樣的病人能否在術後醒來?同事都為他捏一把汗。但經楊剛志悉心治療,患者3個月後睜眼醒來,而且還可以走路了。術後3個月他又為其做了顱骨修補術,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質量。
2019年7月25日一位中學生來找到他:『楊主任您還記得我嗎?我是7年前您救的小男孩啊!』當時孩子車禍受傷,深昏迷,雙瞳散大,家長已經准備放棄,在楊剛志的勸說下給予積極手術治療,現小男孩一切正常,馬上讀高一了。當天是男孩的生日,特意來看他的救命恩人,孩子說是楊剛志給了他第二次生命。

近年來,他診療患者上萬人次,完成手術3500餘例,成功搶救2000餘例重度顱腦損傷腦出血及顱腦腫瘤等急危重癥患者,手術室裡長長的通道,真實地鐫刻著曾經發生的一次次險象環生、驚險密布的經歷。
選擇了醫生的職業,就要負起責任
『救死扶傷,懸壺濟世。選擇了醫生的職業,就要負起責任』,這是楊剛志始終堅定的服務理念。
少年時期家鄉缺醫少藥,看著鄉親患病得不到醫治離世,楊剛志立下誓言畢生從醫。2000年畢業於牡丹江醫學院臨床醫療系,他被分配到鶴崗市人民醫院神經外科,開始了他的奮斗歷程。為了提高業務能力,他先後到北京天壇醫院、北京神經外科研究所、哈醫大附屬四院學習。2014年取得哈醫大碩士研究生學歷。多次參加國家和省學術會議,積累了豐富的神經外科工作經驗,逐漸成為同行中的佼佼者。

他率先開展多種高難度的手術,如:鞍區佔位、竇旁巨大佔位等手術,填補了鶴崗市神經外科醫療領域多項空白。曾發表過10餘篇論文、2篇論著,獲得市科技成果一等獎2項。他主持開展的『經鼻蝶擴大入路鞍區解剖數據的研究』應用技術廣泛應用於臨床實踐,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醫院贏得了贊譽。
淵博的學識、卓越的學術水平、嫻熟的手術技巧成就了他的學術地位。他被聘為省醫學會神經外科學會委員、黑龍江省醫師協會創傷委員會委員,市醫學會神經科學會委員、省傷殘鑒定專家等。
用心去工作,讓病人得到最正確的施治
『用心去工作,要讓病人得到最正確的施治,護佑患者生命,別無所求。』這是楊剛志始終倡導的奮斗目標。
在同事和患者眼裡,他是一位態度和藹、值得托付生命的好醫生。在工作中,他以高超的醫術為依托,用真情、真意和真心去感動患者。遇到暫時無法識別身份或流浪的患者,他給他們買飯、喂飯,還親自到民政部門協調,不讓這些患者再流入社會。民政部門的領導說他是『救助站的編外職工』。對行動不方便患者,他親自到患者家換藥。他還曾為多名患者墊付醫藥費。

在醫患關系緊張的今天,患者對他都是交口稱贊。他曾婉拒天壇醫院導師的挽留,多次拒絕南方醫院伸出的橄欖枝,放棄高薪,毅然留在這裡,因為他深知家鄉群眾更需要技術過硬,醫德好的醫生。
楊剛志的手機從來都是24小時開機,家人與朋友已經習慣他的作息無常。因為他知道電話那頭連著一個鮮活的生命,拒接一個電話,就有可能讓一個生命消逝。他還建立了患者微信群,稍有時間就親自為患者解答病情。他的『粉絲』由青少年到老年,由領導到農民,他也因此贏得『全市最美醫生』微信平臺、報紙選票、單位劃票三項均最高的回報。
汶川地震後,他主動請纓奔赴災區。作為黑龍江省醫療專家組隊長,他克服困難,完成手術40餘臺,救治患者500餘人。為搶救患者他摔倒導致右足骨折,他強忍著巨痛,堅持連臺手術,卻錯過自己的最佳治療時間,造成骨折處畸形愈合。

如果再重新選擇,我依然要當醫生
『病人千鈞重,自己半兩輕,最對不起的是親人,如果再重新選擇我依然要當醫生。』這是楊剛志始終堅持的人生信條。
一年365天,幾乎每天都能在醫院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常年疲勞和睡眠不足使他過早患上高血壓病,長期在放射線下行介入手術,他的白細胞一直低於正常值。他曾創下在醫院工作八個晝夜不下班的記錄。
工作如此出色的他最虧欠的是家人,女兒幾乎是妻子一個人帶大的。2015年他在連續工作20小時後陪孩子參加親子運動會。卻因為過度疲勞暈倒在跑道上,在眾人呼喚中醒來後,他忍著疼痛堅持跑完最後150米,女兒抱著他心疼地哭,他卻笑了,因為他終於滿足陪伴女兒一次的願望。他工作忙,雙親一直由外地姐姐照顧,一次接到父親住院的電話,但他看著滿滿的手術安排表,還有ICU尚未脫離危險的病人,他選擇把時間留給了患者。
『平淡乃絢爛之極』,19年寒來暑往,19年日月輪回,楊剛志奏響了一曲曲挽救生命的樂章,多次收到患者贈送的錦旗與感謝信。曾榮獲『黑龍江省援川先進個人』、『黑龍江省第二屆最美醫生』『黑龍江省群眾最滿意醫生』、『鶴崗市最美醫生』、『市勞動模范』、『市青年崗位能手』『鶴崗市第三屆道德模范』等榮譽,多次受市政府記功嘉獎,近兩屆鶴崗市優秀人纔。
楊剛志同志以堅韌的毅力堅守著崗位,以無限的熱情奉獻於醫學事業,用仁愛之心鑄就了朴實無華的『醫魂』,用行動詮釋著『白求恩』式好醫生的思想內涵。無影燈下的守護神,讓青春在追求和奮斗中閃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