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馬曉虎經營的O2O友約生活餐廳,利用高科技打造生活交友餐飲平臺。

哈工大大學生機器人創業團隊研發的機器人可與人進行交流。

蘭西縣林昇村孫孝亮與79名年輕人一起被選拔為縣裡首批農村淘寶服務站站長。

大學生牛海臣打造的葡萄景區每天吸引1000餘名游人體驗采摘。

黑龍江大學創業教育學院培養學生自主創業知識和創業技能,學生在校期間就成為『小老板』。
黑龍江日報8月19日訊 『我叫小艾,來自黑龍江,那裡有綠水青山好空氣,綠色廚房大糧倉,裝備制造也成為國之重器。』8月14日,在中央電視臺播出的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型直播特別節目《共和國發展成就巡禮·黑龍江》中,機器人小艾手舞足蹈地向全國觀眾介紹起黑龍江。小艾是哈爾濱工業大學博士研究生冷曉琨創辦的哈爾濱樂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Ael os機器人,早在去年平昌冬奧會閉幕式上的『北京8分鍾』中,就已憑借驚艷亮相圈粉無數。
小艾是我省深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取得的豐碩成果之一。
省委省政府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落實新一輪『科技型企業三年行動計劃』,注重培育發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鼓勵更多社會主體創新創業創造,拓展經濟社會發展新空間,使蘊藏在這片黑土地上的『創』潛能不斷轉化為振興發展動能。
今年上半年,我省新成立科技型企業8093家,同比增長22.9%;全省在校生創新創業人數增至3萬餘人,是上一年度的三倍;全省農民創業人數達163萬人,實現創業純收入37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8.7%、15.6%……
一、『新字號』頂天立地,打造龍江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省委省政府牢牢把握創新這一振興發展的基點,著力向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要發展。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我省先後制定出臺了《關於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科技強省建設的若乾意見》《黑龍江省『百千萬』工程科技重大專項支橕行動計劃》等一系列高含金量的政策措施。
聚焦『百千萬』工程建設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產業振興,謀劃部署省科技重大專項,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依托創新鏈培育產業鏈,在裝備、能源化工、食品加工、新材料、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等7個重點產業領域,謀劃部署了17項省科技重大專項,著力提昇科技創新對百億級企業、千億級產業和萬億級產業集群發展的可持續支橕能力。
開展關鍵核心技術研發攻關,練好內功,提昇自主創新能力。2018年我省承擔『黑龍江低溫黑土區春玉米、粳稻全程機械化豐產增效技術集成與示范』等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課題)19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935項。實施『石墨烯改性超靈敏氣體傳感器產業化』等省重點研發項目61項。
用雷達築就海防長城的哈爾濱工業大學劉永坦院士榮獲國家最高科技獎;
由中國農科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自主研發的非洲豬瘟疫苗取得階段性成果,分離我國第一株非洲豬瘟病毒,創制了非洲豬瘟候選疫苗;
『龍江二號』微衛星圓滿完成環月探測任務並受控撞月,成為世界首顆獨立完成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的微衛星,也由此探索了一種低成本深空探測的新模式;
下海、入地、上天,龍江的『創』成果不僅有『高大上』的國之重器,也有促進產業發展的『潛力股』,還有『接地氣』的生活『神器』,為龍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18年,省科技獎授獎281項,獲獎成果近三年產生直接經濟效益75.26億元。
人纔是創新創業創造的根基。我省加速釋放科技人纔創新活力。新入選科技部創新人纔推進計劃27人,累計有86名科技領軍人纔入選國家『萬人計劃』。省委省政府實施『龍江科技英纔』特殊支持計劃,首批表彰『龍江科技英纔』58人,其中科技創業人纔23名,科技創新人纔20名。
『龍江科技英纔』王文博創辦的黑龍江天有為電子有限責任公司,研發的汽車儀表用步進電機代替了傳統儀表機芯,使指針的指示精度大大提高,填補了國內空白。憑借技術創新,企業與國內外40餘家汽車廠商建立了長期配套供貨合作關系,年主營業務收入達3億多元。
為讓更多優秀人纔聚集龍江創新創業創造,我省出臺了《黑龍江省『頭雁』行動方案》,通過賦予人纔極大的自主權,激發人纔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更好地服務龍江創新發展和高質量發展。
省內各高校也在引纔、留纔、用纔上各展其能。哈工大校長周玉介紹,匯聚全球英纔,留住高層次人纔,學校用了很多實招、硬招,不但用真情、事業和平臺吸引和留住人纔,還不拘一格用人纔,始終堅持建設並完善分類多元評價體系。僅2017年開工建設的哈工大『空間環境地面模擬設施』國家大科學工程項目,現已吸引全球70餘位頂尖科學家加盟。
二、厚植沃土,『創』群體激發社會發展新活力
水深則魚悅,城強則賈興。我省厚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發展沃土,為廣大市場主體和創新主體打造寬廣舞臺,科技人員、大學生、農民、城鎮轉移就業人員、退役軍人等各類『創』群體競相發展,激發了龍江經濟社會發展新活力。
7月22日,哈爾濱新光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登陸科創板,成為令人矚目的25家首批在上海科創板上市的企業之一。
新光光電是我省千戶科技型企業三年行動計劃培育的典型企業之一。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我省邊謀劃邊實施新一輪『科技型企業三年行動計劃』,在增加企業數量的同時更注重提昇企業質量,對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和創新型領軍企業分層次進行精准培育。
據省科技廳統計,2018年以來,我省新注冊成立科技企業22070家,其中有納稅申報的科技企業9667家。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445家,總數達到1150家,增長23.8%。安天科技、激光通信、海特衛星、派斯菲科等一批高科技企業加快成長。
大學生是我省創新創業創造的生力軍。我省成立了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服務中心,為大學生提供政策諮詢、創業指導、心理乾預等『一站式』創業服務。把創新創業工作作為推進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著力打造『一體兩翼三結合』的創新創業教育生態體系。全省高校90%以上的教研資源和實驗設備向創新創業學生開放。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東北林業大學等5所高校先後被評為『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截至2018年底,全省畢業生創業人數增至6118人,同比增長2.6%;創業大學生注冊企業增至2113個,帶動就業13420人。
我省把農民創業作為助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重要力量,全面激活農民創業群體,全省湧現出了一大批農民創業典型。其中,我省依安縣、勃利縣、虎林市、寧安市、綏化市北林區被農業農村部評為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典型縣,8名農民創業者被評為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優秀帶頭人。
慶安縣農民趙寶林被評為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優秀帶頭人,他帶動村民旱改水4000多畝種植水稻,成立春芽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並成立省博林鑫農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資產已達1.2億元,年加工水稻15萬噸,年純利潤2100萬元。
各級人社部門把城鎮轉移就業職工創業作為就業創業工作的重點,加大在搭建場所、培育典型、完善政策、優化服務等方面工作力度,進一步激發轉崗職工創業熱情,有力地促進了創業帶動就業。2018年,推動四煤城富餘職工向農業、林業、生態等優勢產業領域轉移。大興安嶺、伊春、森工等國有林區在天然林商業性采伐停止後轉移7.3萬名林業職工,其中自主創業就業4.7萬人。
三、營造良好環境,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
推動企業孵化培育,是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良好生態環境的重要一環。
我省打造『創』生態系統,引導孵化器、眾創空間提昇服務功能,針對不同成長階段的企業提供『私人定制』式服務,推動建立和完善『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一體化的『創』孵化鏈條,集聚技術轉移、成果推廣、人纔引進和融資服務等各種創新要素,為『創』企業提供全方位、多層次和多元化的專業服務。目前,全省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達200餘家,2019年上半年全省孵化器在孵企業7063家,比2018年增長30.68%。省市合力推動哈爾濱南崗創新創業大街建設,集聚科技企業孵化器42家。全省評定首批農民創業園區108個,列入農業部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園區目錄60個,認定71個農民創業培訓基地、評定1020個農民創業示范基地。
哈工大大學生創新創業園孵化的『明星』企業哈爾濱零聲科技有限公司,專注於電磁超聲和超聲導波檢測技術研究,如今已成為國內該領域規模最大的無損檢測技術公司之一。公司負責人汪開燦說:『非常感謝黑龍江為我們提供了優良的創業環境、貼心的創業政策以及資金,也非常感謝哈工大大學生創新創業園,為我們提供了全方位全鏈條創業服務,使我們的創新創業夢想能落地開花結果。』
在強化金融支持方面,去年底,省政府設立了1億元創業專項資金,並將個人創業擔保貸款從10萬元提高到15萬元,將小微企業創業擔保貸款從200萬元提高到300萬元,政府出資的融資擔保機構對創業人員取消反擔保。據省人社廳統計,今年上半年,全省發放創業擔保貸款4.72億元,同比增長336%;全省實有市場主體233.7萬戶,同比增長10%。
良好的發展環境,使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在黑土地上不斷湧現。
在荷蘭建立研發基地,與波音、空客等簽訂了相關合作協議,進軍航空訓練培訓市場,今年哈爾濱萊特兄弟科技開發有限公司預計訂單超過1億元。公司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劉忠亮說:『我們借助自建的中國模擬飛行論壇,「大浪淘金」組建起核心團隊,通過「互聯網+技術眾創」模式,研制出國內首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波音737模擬機。現在正著力打造集模擬機制造、飛行培訓、科普教育、旅游體驗和主題創客空間等為一體的創新生態鏈。』
我省著力推進電子商務等新業態快速發展。深入實施『互聯網+流通』行動計劃,電商產業園區集聚效應凸顯,園區數量達105個,入駐電子商務及配套企業2883家。深入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項目建設,全省實現農村網絡零售額74.1億元,增長91.3%;實現農產品網絡零售額43.7億元,增長38.7%。
龍江對電商產業的扶持,吸引了在杭州打拼的礦區子弟李彥寶回鄉,創建了七臺河市電子商務產業園,他引領創業者踏上電商高速路,扶助貧困群眾、轉崗職工脫貧致富奔小康,帶動了七臺河市及黑龍江東部地區相關行業一萬餘人創業就業。
跨境電商發展駛入快車道。哈爾濱市成為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全國37個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按個人自用物品監管的試點城市之一。哈爾濱-葉卡捷琳堡貨運包機和哈爾濱-新西伯利亞、哈爾濱-葉卡捷琳堡客貨混載航線合計發運對俄國際郵政小包919.6萬件,貨重1954.7噸;開闢洛杉磯至哈爾濱跨境電商貨運包機航線;全省累計設立海外倉24個,倉儲面積達16.8萬平方米。
擁抱新經濟,謀篇新業態,開啟新藍海,在廣袤的龍江大地上,各類創新創業創造主體不斷孕育而生、發展壯大,為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提供了新的強大生機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