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黎向參觀者介紹中式插畫。
黑龍江日報8月19日訊 在第十四屆黑龍江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共享陽光大廳,伴隨著悠揚婉轉的古琴聲,一處用中式插花裝點的展臺顯得清新脫俗,吸引了不少來往游客駐足欣賞。記者了解到,這些插花作品是由弦花學堂創辦人、高級花藝師張黎創作的。第一次受邀參加文博會的張黎表示,希望通過這次展示讓更多人愛上這種優美的藝術形式,了解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張黎對記者說,插花文化展現了中國古老的智慧和藝術審美,花藝能隨時隨地點綴生活,為生活添加美感。通過插花,還可以在其中體會到歲月靜好的人生意趣。傳統的中式插花運用盤、缸、瓶、碗、筒、籃六大花器,在藝術類型上分為寫景、理念、心象及造型花四類。
張黎介紹,此次她帶來了用盤、瓶、碗、籃四種花器創作的作品。『籃』花是用天鵝絨、火焰蘭、一葉蘭、綠菊、紫色洋桔梗等花材創作,整體造型端正典雅。 『瓶』花用的瓶叫棒槌瓶,采用龍文蘭、黃色海芋百合,造型高昂、賦有線條美。『盤』花的花材置於圓形的水盤中,中間放上蓮蓬巢,看上去像水面的山丘、島嶼。『碗』花主要講求中藏,不僅『藏』有色彩之美,還『藏』有豐富的人文之美。
張黎說,中國傳統插花的顯著特點是花枝較少,注重意境和留白。想要通過插花表現自然的景觀,就要讓心變成一片田地,裝滿和諧美好的畫面,這樣纔能呈現出美。
交談時,不時有參觀者前來詢問,表達了對插花的濃厚興趣。張黎說,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插花藝術。對於插花藝術的初學者,張黎建議,首先要了解每種花材所蘊含的意義,纔能准確傳達出所要表達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