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龍江日報8月19日訊 日前,在全省13個市(地)及哈爾濱新區營商環境評價工作中,牡丹江市營商環境便利度列全省第四名。在15個分項指標中,牡丹江市有6項排名指標位居全省第一方陣,其中辦理建築許可列全省第一名。今年上半年,全市招商引資到位資金增長41.5%,市場主體增長20.9%。
今年以來,牡丹江市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市關於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指示和安排部署,以鋼牙啃硬骨、猛藥治沈?的決心,堅定不移優化營商環境,抓住影響營商環境的關鍵和根本,在探索創新中清除『荊棘』,致力於塑造更加穩定公平、透明可期的營商環境。
為確保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迅速落地,該市制定促進民營經濟發展『21條』,實行『無還本續貸』;對企業新增貸款抵押率提高5個百分點以上;將支持企業項目建設政策由省定2億元標准降低到5000萬元、支持企業設備改造昇級政策由省定2000萬元標准降低到1000萬元,適當降低了投資門檻。同時,他們還把減輕企業負擔作為釋放活力的重要環節,協同推進落實減稅降費政策,持續為市場主體松綁、鋪路,今年以來已為企業減稅4億元;釋放電力改革紅利,為77戶企業爭取到電力直接交易政策,節約用電成本4451萬元。
實行『減並』結合,打造精簡高效審批流程
牡丹江市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緊緊把住『減環節、減要件、減時限』這一關鍵環節,堅持把該放的權徹底放出去,把該減的事項堅決減下來,把該清的障礙加快清除掉,現在已清理行政權力478項、取消和下放行政權力230項。
該市制定了《關於進一步精簡審批事項優化建設項目審批流程方案》,進一步減少外部受理環節,實現行政服務『一單告知、一窗受理、聯審會辦』。成立綜合受理窗口,持續推行企業登記『一表制』,細化『一次性告知單』,編制推廣使用登記注冊二維碼告知系統,提高基礎材料填寫提交及審批服務的一次性通過率,實現了網上全程電子化領取營業執照。
在投資項目審批、商事登記、不動產登記等領域,全市推行『綠色通道』、全程領辦、集中會辦、一圖會審』和『三十五證合一』『一照一碼』『一表制』,現在行業許可審批只需2個工作日,重點項目審批只要30個工作日,新注冊企業審批30分鍾現場辦結,一般性不動產登記2日內辦結。
提供『保姆式』服務,讓服務跑贏項目建設周期
提供公平可及、優質高效的服務,為企業發展和群眾辦事增便利,政府責無旁貸。對此,牡丹江市深入推進『一網一門一次』改革和『互聯網+政務服務』,建設了覆蓋縣區,包含自然人、法人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430項政務服務事項上線試運行,年內還將建成大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和民生服務大廳,讓信息多跑路,企業和群眾少跑腿;編制380項辦事指南和流程圖,推進765項政務服務事項『減環節、減要件、減時限』,首批能夠實現『最多跑一次』的456項服務事項已向社會公示,年內涉及重點領域、重點行業的100個高頻事項將實現『最多跑一次』。
為全力支持產業項目建設,該市積極落實《重點項目『綠色通道』審批實施辦法》,成立重點項目跟蹤服務組,為項目單位提供『保姆式』『管家式』服務。同時,該市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積極落實市重點項目容缺受理機制和『個性化服務定制』機制,在項目選址、供地等各個環節進行全程領辦、集中會辦,先後為恆豐紙業5萬噸食品包裝紙項目、月星置業有限公司環球城項目、牡丹江首控石油280萬噸重質原料深加工等40餘個項目召開會辦會,均在企業要求時限內完成審批服務。
強化監督評價,真督實查助推營商環境優化
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公平競爭纔能激發活力,監管做好了,公平競爭就能得到保障。今年年初,牡丹江市聘請了10家重點企業(項目)負責人為營商環境首批特邀監督員,建成由全市40名環境監督員組成的工作隊伍,以恆豐紙業為營商環境監督測評點,抓住影響營商環境的事、揪住影響營商環境的人,營造查處整治的高壓態勢,截至目前,立案查辦損害營商環境案件23件(不包含失信違諾事項),辦結21件,正在按程序辦理2件。
該市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實行涉企檢查『門禁制』和涉企收費『清單制』,增強監管科學性和執法公正性。他們采取常態化檢查、不定期抽查、隨機性暗訪等方式,督辦全市電力、公安、稅務、公積金等窗口單位改進服務,提昇形象;對火車站、雪鄉等經營場所進行了明察暗訪,開展巡查、梳理問題、提出建議。同時,他們開展了政府失信違諾、司法執法環境、不作為亂作為、公職人員勾結『黑中介』和窗口服務等『五個專項清理整治』,對2018年以前上報的失信違諾案件全部結案清零,受理不作為亂作為和公職人員勾結『黑中介』等方面信訪舉報75件次,將企業和群眾普遍反映強烈的『水電氣壟斷行業』納入專項整治,切實加強監督管理。
牡丹江市還啟動清賴行動,開展了兩輪失信違諾自查工作,共梳理甄別104項失信違諾事項。開展『互聯網+監管』事項認領、梳理及檢查實施清單填報工作,截至目前,市級監管事項清單839項,填報檢查實施清單781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