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哈爾濱
搜 索
哈爾濱地鐵集團緊跟前沿科技打造智慧地鐵 機器人做向導 刷臉進車站
2019-08-19 10:01:46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韓波 邢漢夫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8月19日訊 坐地鐵時不需刷卡,只要刷臉就能輕松過閘;需要換乘,車站內有機器人提供智能查詢……對於市民來說,這種『操作』,將是地鐵2號線、3號線帶來的真實智能體驗。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不斷推進中,哈爾濱地鐵集團堅持以乘客為中心的建設理念,加速推進地鐵建設的同時,將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植入地鐵建設規劃,緊跟時代步伐,推動在建地鐵工程進入『智慧地鐵』時代。

  日前,地鐵2號線啟動鋪軌施工,年底將實現『軌通』;地鐵3號線(二期)東南半環將於2021年6月試通車。作為省百大項目工程,地鐵建設牽動多方關注。 『哈爾濱地鐵在建項目采用BOT模式,即投資-建設-運營,投資和建設均由建設項目公司負責,建成後進行建管交接,由地鐵集團負責運營管理,最終由政府進行回購。』哈爾濱地鐵集團運營事業總部部長范國榮告訴記者,地鐵集團作為政府監管部門,對施工單位進行安全、質量監管。

  2015年開始,兩條地鐵新線BOT合同相繼簽約,並陸續啟動地鐵建設。由於地鐵建設周期長,而智能技術逐步開始進入地鐵建設運營各環節,為地鐵新線建設管理及設備系統運行打開了新空間。『建設之初的整體設計方案,到地鐵通車時,已經落後於時代發展。為此,2018年,哈市地鐵集團專門成立運營事業總部,按照新線建設管理驗收導則和標准,全面統籌新線建設管理,融合當前智能化新技術,對地鐵新線項目各項硬件指標進行全面的優化和提昇。

  目前,哈爾濱地鐵運營線網的換乘客流達30萬人次/天,新線全部投用後,『十字+環線』的運行格局預計客流將達100萬人次/天。面對龐大客流群體,地鐵集團提出智慧地鐵建設理念。

  主題教育活動開展以來,圍繞智慧地鐵理念,哈市地鐵集團深入國內發達城市多方調研,形成最前沿的智慧地鐵解決方案,通過地鐵智慧車站、智慧車輛段、無感支付等智能信息化建設,提昇地鐵運營管理的信息化水平,為百姓提供便捷出行服務。

  刷臉進站乘車、機器人智能查詢機……新線投用後,這些高端的設備都將成為地鐵2、3號線車站的標配。

  『地鐵新線站內將全部加裝人臉識別技術,以科技創新為乘客帶來更友好的乘車體驗。地鐵安檢監控系統的「智慧大腦」,將為地鐵高效運行提供安全保障。』范國榮說,此外,智能綜合監控系統將實現站內信息統一采集,納入平臺集中調度與管理,緊急情況下可完成智能調度,保障地鐵安全運行。

  隨著城市軌道交通的快速發展,運行安全可靠至關重要,直接決定著列車的安全性、平穩性和舒適性。對此,在地鐵新線建設中,哈爾濱推進智能運維網絡平臺、電客車在線監測、無人變電所等智能技術應用,利用大數據、雲計算等手段,讓地鐵日常管護更智能。

  『目前地鐵日常的巡檢和安全防護主要以人工檢查為主,人力成本較高且效率低。』范國榮說,在新線建設中,哈市通過打造智能運維網絡平臺,運用大數據的收集分析整理,減少人工排查,在大幅減少人力成本的同時,巡檢效率更高。

  建設綠色節能型地鐵,也是哈爾濱地鐵集團努力的方向。據了解,地鐵新線建設中,哈市采用列車再生制動系統、環控系統等智能化手段,打造節能地鐵。『列車進站減速時動能轉化為電能,所產生的再生制動能量,按傳統的方法是通過車載制動電阻發熱而消耗掉,造成能源浪費及額外設備能耗。利用再生動能反饋系統來節省列車牽引能耗的技術,可提高節能率,降低地鐵運營電力成本。目前,2號線供電系統選定5座車站設置再生能量吸收裝置,實現對列車制動能量的吸收再利用。』范國榮說,按照新線建設的驗收標准,哈市全面融合了前沿技術以及網絡化運營的共建共享互聯互通,加快地鐵信息化建設的步伐,實現彎道超車。目前,哈市地鐵新線在很多領域已走在行業前列,讓哈爾濱市民體驗便捷的智能化出行。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