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的話——
壯麗七十年,奮斗新時代。
櫛風沐雨,砥礪前行,龍江自強不息!
站在時間的節點上回望過去,70年來,龍江大地上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從滿載榮光的『共和國長子』,到正在走向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東北老工業基地;從昔日人跡罕至、泡澤密布的北大荒,如今成為舉世矚目的『中國大糧倉』……廣袤黑土地上,一代代勤勞質朴的龍江兒女,以永不懈怠的精神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砥礪奮進,譜寫了昂揚向上的時代篇章,與共和國同頻共振,高歌猛進。
為時代放歌,為歷史畫像。在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到來之即,東北網啟動了『走龍江大地,看今昔巨變』大型融媒體系列報道活動。三支全媒體采訪小分隊誓師出擊,在這個分外涼爽的北國盛夏,走向正生機勃發的黑土地。我們將牢記新時期媒體的初心與使命,增強腳力、眼力,用腳步去丈量這片土地上的每一道成長年輪,用鏡頭和筆端去感知時代的體溫,觸摸發展的脈動;我們將發揮媒體融合的威力,增強腦力、筆力,用全新的視角和現代化的傳播載體,撫今追昔,用鮮活的事實、生動的數據展現滄桑巨變,描畫龍江人史詩般波瀾壯闊的畫卷;我們將帶著深深的敬意和思索,去探尋和發掘東北抗聯精神、北大荒精神、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起源和生動實踐,那一定是鼓點鏗鏘,蕩氣回腸!
跨越千山萬水,仍在跋山涉水。再一次出發,是為了不忘昨天,無愧今天,更是為了無限美好的明天。我們將揮灑激情和汗水,濃墨重彩謳歌這片熱土,為龍江加油!為新中國七十華誕獻禮!
題:【走龍江大地看今昔巨變】安達:從『三駕馬車』到『五柱擎天』
東北網記者陳顯春 王明菲 趙紅星
安達,蒙語『朋友』,滿語『賓客』之意。



『1960年中央決定將安達縣昇格為地級市安達市,以安達市為大慶油田建設中心。同年4月29日,大慶石油會戰開始。四年後的6月23日,大慶石油會戰任務完成,恢復安達縣建制。』東北網『走龍江大地看今昔巨變』報道組到達安達時,原安達市地方志辦公室副主任李艷這樣告訴記者,也正是這段鮮為人知的歷史為安達經濟、文化、教育等夯實了基礎,其底蘊至今仍在彰顯作用。
據李艷介紹,安達市民收入水平發展大體上可分為四個階段:從新中國成立初期,到1979年徘徊不前;1980--1984年略有增長;1985--2003年增長較快;2003年後大幅提高。
2003年以來,安達市按照『工業強市』和『提昇三大產業』的戰略發展工業經濟,充分發揮本地資源優勢及區位優勢,以市場為導向,新建、改建、擴建了一批骨乾企業。以貝因美、伊利等為龍頭的乳業加工企業;以迪龍、鑫威格等為龍頭的醫藥加工企業;以龍新化工、化工總廠等為龍頭的化工加工企業;以安瑞佳、博達等為龍頭的物流企業;以長春亞泰水泥為龍頭的建材企業均呈現出蓬勃的發展態勢。『安達市已由原來的石化、食品、醫藥「三駕馬車」的產業格局向現在的石化、食品、醫藥、物流、建材「五柱擎天」的產業格局轉變。』安達市檔案館原副館長馮麗麗說。






安達距離大慶32公裡,地緣優勢,讓安達市得以石油為原材料發展化工經濟。為此,安達與大慶一同被列為全省『油頭化尾』項目主要承接區。安達市分別於2017年和2018年連續兩年舉辦化工論壇。論壇上締結了服務、技術、企業三大聯盟,為安達化工產業儲備了項目、專家和投資企業,為推動『油頭化尾』建言獻策,為擬建項目『會診把脈』,為項目優化工藝設計,提高安全環保水平,進而完善『油頭化尾』項目論證生成機制。論壇專家智庫先後為46個項目進行論證,38個項目通過,使真正優質的項目落戶安達。
李艷說,化工論壇的舉辦,叫響了安達的化工品牌,提昇了安達化工行業知名度,向全國推介安達發展化工業的優勢,為承接國內外產業轉移創造了有利條件。




近幾年,安達市工業經濟一直名列綏化市前列。安達市成功進入了全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和全國最具投資潛力『雙百強』行列。
金融活則產業興,產業興則經濟強。從『三駕馬車』到『五柱擎天』,按著產融結合發展新思路,安達化工產業正產生強大的磁力,吸引八方賓客前來投資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