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23日訊(記者孫英鑫)一條鐵路,一座博物館,一部厚重的史書。


位於哈爾濱市南崗區西大直街86號的原中東鐵路俱樂部,自1911年12月建成至今,已經過去了百年。2016年12月12日,在哈爾濱鐵路局成立70周年的日子裡,這座承載著厚重歷史文化的歐式古典建築有了一個嶄新的命名——哈爾濱鐵路博物館。
走進博物館,一處老劇場首先出現在人們眼前。這座獨特的建築,與哈爾濱鐵路和哈爾濱這座城市同步發展,一百年來曾經見證了許多重大歷史事件,曾經在這座老劇場內發生的歷史事件不勝枚舉。
在鐵路工作了30多年的姜貴波曾當過火車司機,現在是哈爾濱鐵路博物館館長,在他的眼中,這些特殊的建築,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是成為打開哈爾濱鐵路和哈爾濱這座城市歷史的標志性建築之一。
舊中國的哈爾濱鐵路,起源於清末時期,由『中東鐵路』、『國人自建鐵路』和『南滿鐵路』組成。1945年,東北解放後,哈爾濱鐵路作為回到人民手中的第一條鐵路。在百廢待興、恢復生產、支援解放戰爭中,為開創人民鐵路的新時期,解放全中國做出了卓越貢獻。
姜貴波說,哈爾濱鐵路博物館集陳列、展示、收藏於一體,總規劃面積約7800平方米。由歷程館、專題館、收藏館、『詹天佑』鐵路文化廣場和『卡米拉』西餐廳組成,館內搜尋、征集的各類文物展品達411種、3000餘件,其中包括黨和國家領導人使用過的講臺等珍貴歷史文物,以及各個歷史時期的列車時刻表、火車票、徽章和鋼軌、道釘、測量儀等老物件、老設備。
在歷程館內,一條由百年鋼軌鋪就的『時光隧道』見證了一百年來哈爾濱鐵路和中國鐵路的發展軌跡。設在老劇場地下室主題館,采用了現代聲光電手段和技術,制作沙盤、模型、景觀,其中《3005次秘密軍火列車》、《『毛澤東號』『朱德號』『鐵牛號』機車》、《江橋抗戰》、《98鐵路抗洪》再現了哈爾濱鐵路百年發展歷程。
哈爾濱,一座因鐵路而興的城市。從1898年起,中東鐵路的鋼軌由西伯利亞鐵路開始鋪入中國境內。哈爾濱作為這條鐵路交匯點上的鐵路中樞,迅速從一個曬網場變為國際化大都市。姜貴波表示,哈爾濱鐵路博物館的功能就是挖掘、保護與收藏,這裡既有中西方文化交流互鑒的歷史印記,也有一座城市的百年鐵路情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