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8月25日訊 從白山黑水到茫茫戈壁,從東北邊疆到西北邊陲,龍江援疆乾部人纔在北疆阿勒泰地區用汗水和奉獻書寫著家國情懷,『黑龍江援建』幾個紅色的大字在阿勒泰地區格外閃耀。
從2017年我省開展第三批援疆工作以來,我省已累計派出計劃內援疆乾部人纔275人(其中中期輪換102人),計劃外柔性人纔731人;
投入計劃內援疆資金6.85億元,資金到位率和項目開工率均為100%,一次性竣工驗收率90%,當年投資完成率均達到95%;
實施援疆項目306個(其中計劃內項目268個),計劃外資金和物資1.47億元,招商引資落地資金近20億元……
一組組數據,展示著龍江援疆乾部人纔近三年來用心用情援疆的豐碩成果。
三年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援疆工作。面對記者的采訪,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揮部總指揮、阿勒泰地委副書記李兵欣慰地說:『自2017年我省第三批對口支援新疆工作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關於對口援疆工作的重大決策與部署,各項援疆工作始終堅持緊扣總目標,服務總目標,助推總目標,采取切實舉措,紮實加以推進。在民生建設上取得了顯著成效、在產業援疆工作中取得了重大進展,醫療衛生援疆成果豐碩、教育援疆工作不斷創新。我省援疆工作得到了受援地阿勒泰地委給予的真抓實乾、真金白銀、真情厚意的高度評價。』
推進產業援疆『龍江經驗』促進受援地高質量發展
科學制定發展規劃、豐富產品補齊短板、做活產業延伸文章……『龍江經驗』撥動了受援地高質量發展之弦。
西北邊疆,千裡畫廊。8月7日,阿勒泰地區的樺林公園,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來自『龍泰號』旅游專列的黑龍江游客在這裡觀看了極具民族特色的歌舞表演,阿勒泰人用自己的方式歡迎遠方的客人。
提起『龍泰號』旅游專列,我省援疆乾部、阿勒泰地區文體廣旅局副局長韋紅兵打開了話匣子:『助力阿勒泰旅游業高質量發展,「龍泰號」旅游專列是其中濃墨重彩的一筆。從黑龍江直達阿勒泰,行程9000公裡,目前已完成開行12列哈爾濱至阿勒泰旅游專列,直接輸送1.1萬名黑龍江游客走進阿勒泰,帶動100萬黑龍江人游新疆。進一步擴大了阿勒泰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我省發揮冰雪旅游大省優勢,積極支持和推動受援地旅游業發展。黑龍江援疆前指幫助地區確定了『四區一帶』冬季旅游的發展格局,打造野雪公園等冬季旅游產品,引爆新疆冬季旅游市場,為彌補地區冬季旅游短板發揮了積極作用。
在推動當地農業科技發展上,我省援疆乾部人纔發揮優勢有效推動了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和增收致富。
新疆兵團第十師兵團農業科技聯合中心內綠意盎然,記者看到來自省農科院的吳宏達和他的7個伙伴們曬得黝黑。依托聯合中心平臺,在試驗示范方面,他們結合十師農業科技示范基地建設,重點圍繞果樹、蔬菜、主要糧經作物三個方向,篩選引進適合十師種植的優良種質資源近150餘個,同步開展適應性試驗、優良品種展示和先進農業技術的集成示范。
在總佔地面積2萬餘平方米、總投資2080萬元的一八三團黑木耳種植基地,『生在興安長在阿山有機食品綠色天然』幾個大字特別醒目。這個目前北疆地區規模最大、現代化水平最高的食用菌生產基地生機勃勃。據一八三團團長趙四海介紹,伊春市計劃外投資750萬元,在該基地配套建設的黑木耳現代化菌包廠是黑木耳種植基地的核心項目,該菌包廠生產實現原料粉碎、原料攪拌、裝袋封口、滅菌、冷卻、接種、培養一條龍作業,每天可生產2萬袋黑木耳菌包。
福海縣工業園區裡來自黑土地的企業引人注目,阿勒泰黑龍冰雪裝備有限公司已經開始批量生產。公司展廳內陳列著冰刀、滑雪板等產品。據援疆乾部、地區工信局副局長陳顯光介紹,該公司是齊齊哈爾黑龍國際冰雪裝備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是經省援疆前方指揮部積極推動、經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全力對接協調,於今年4月落戶於福海工業園區,該企業的建成,填補了『人類滑雪起源地』阿勒泰地區無冰雪裝備制造的空白,也是新疆自治區首家冰雪裝備制造企業。
民生為重讓受援地群眾的幸福生活再添『籌碼』
對口援疆,民生先行。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都不能少,一個人都不能掉隊。
在青河縣喀讓格托海村,新疆大學學生阿爾達克別克·賽力克靦腆地對記者說,放暑假回來沒想到家裡變化這麼大,原來的土房子已經被新房所替換,院子裡還建了蔬菜拱棚,村裡的巨變讓小伙子對家鄉的發展充滿信心。
青河分指指揮長、青河縣委副書記楊易軍介紹說,在援疆項目建設中著眼脫貧攻堅,一方面設置脫貧攻堅樣板村建設和美麗鄉村建設,改變村容村貌;另一方面,大力發展產業援疆,在脫貧攻堅中注重產業引領。『我們高質量打造脫貧攻堅產業群,中藥材種植扶持建設項目、驢產業項目等的精准落實,幫助群眾創造了新的經濟增長點。』
富蘊縣阿捨勒村裡,智能溫室正在建設,新建的恆溫保險庫已被列為該縣供銷體制改革試點項目。采訪時,援疆乾部、富蘊縣住建局副局長李凱正騎著自行車趕往工地,每天從縣城到村裡的騎行已成為他的日常。
富蘊分指指揮長、富蘊縣委副書記石耀輝說,產業援疆扶志,民生援疆築基。富蘊分指從受援地的迫切需求出發,以實現產業帶動穩定脫貧和改善民生為主要目標,實施了多項產業援疆和民生援疆項目。『我們聚焦村集體經濟和農村貧困群體,還依托可可托海5A級景區的區位優勢,組織實施了「塔拉特村民宿項目」。』
『短短的一年時間,村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提起村裡的變化,福海縣阿克烏提克勒村黨支部書記達吾列恩·熱夏提很是感慨,從自治區級貧困村到整村脫貧成為脫貧攻堅樣板村,內心的喜悅溢於言表。他指著基本建成的游客服務中心對記者說,我們正著手打造『中國·哈薩克民俗第一村』。
村裡路邊盛開著鮮花,在掛著『清泉農家樂』牌子的院落裡,老黨員肯傑別克·沙勒特熱情地接待了記者一行。因為家裡開了民宿,收入倍增,說到一個月純收入能達到1萬多,老人臉上露出掩飾不住的笑容:『我家現在游客最多的時候一天能達到60多人,原來哪敢想啊,原來種地一年收入就是3萬多元。』記者看到老人家院子裡其中一個房子掛著『龍江富民安居工程』的牌子。
受援三縣1679戶定居興牧、安居富民房的建設,使廣大群眾住進了寬敞明亮、配套設施齊全的暖心房。此外,還建設了一批貧困地區居民點飲水安全及電力設施等脫貧攻堅配套工程項目,得到了各民族百姓一致贊譽。
惠民工程項目建設以及計劃外民生項目建設,讓廣大百姓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支援地七臺河、雙鴨山、黑河、大興安嶺、齊齊哈爾、伊春等市地投資5200多萬元建設民生項目。
教育援疆、醫療援疆,讓當地百姓受益匪淺。我省優秀援疆教師、『白衣天使』以『組團式』援疆方式,在新疆大地默默地奉獻著光和熱。
人纔援疆援疆大業的有力支點
第七次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會議強調,要突出抓好乾部人纔援疆,做到精准選派、科學使用,最大限度發揮作用。
在青河縣采訪時,該縣組織部部長王金花向記者表達了對龍江人纔的贊賞和渴望。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生甄卓作為西部計劃的志願者,現在已成為骨乾力量,他表示,『在這裡沒待夠,要在西部奉獻、在西部成長。』
援疆乾部、阿勒泰地區公安局警保處副處長李曉宇不僅出色完成地區公安局工作,還被特聘為全國公安警務保障專家。2018年他代表新疆應邀出席了(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的人工智能應用論壇。大力推進新疆西部計劃志願者工作,成為兩省區青年使者。
『我牽頭搭建起阿勒泰聯通與黑龍江省聯通、哈爾濱市聯通、聯通(黑龍江)產業互聯網有限公司、牡丹江市聯通的溝通橋梁。』『援疆工作以來,從沒休息過一個節假日,將黑龍江工業和商務、科技領域的成熟經驗復制到受援地。』劉岩松和趙陽的話語成為我省援疆乾部人纔援疆工作的一個縮影。
采訪中,一張張鮮活的面孔、一個個感人的事跡讓人動容。援疆乾部李牧踏上援疆路時,孩子還未滿月。福海分指指揮長、縣委副書記馮亞南以及該縣副縣長高帆援疆中得到愛人的理解和支持,並不遠萬裡一同來援疆,采訪中,夫妻共同援疆的不只他們。漠河縣職業技術學校援疆教師劉美,在結束一年半的援疆工作後又申請來到阿勒泰,『二次援疆』這個詞語在采訪中不止一次地被講起。他們,拼了命的援疆人,是誰的父母,又是誰的子女。家人、孤獨,是記者采訪中不忍觸碰的話題。援疆前指黨委委員、阿勒泰地委副秘書長孫鴻飛說:『入疆以來,我們在工作與生活中始終堅持做到用真心換真情,把阿勒泰當故鄉,把阿勒泰人民當親人,把個人的奮斗融入到了援疆的偉大事業之中去,傾情傾力用自身實際行動踐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諾言,全心全意傳遞龍江人民的深情厚誼。三年援疆路、一生新疆情。多年以後,我堅信,當我們回想起自己走過的路,這一段一定是最難忘、最精彩、最值得驕傲、最值得回憶的。』
在這額河發源、金山綿延,綠草氈房、雪天相連的中國北疆大地上,灑滿了龍江援疆人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