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報8月27日訊 『這次胃鏡檢查做得真是方便,一天就完事兒了。』26日,在哈爾濱市第四醫院腔鏡室門口,一位患者由衷得誇贊道。
記者詢問了這位患者所做的檢查。據患者介紹,他是提前一天通過電話預約的胃鏡檢查,醫生已經告知做好空腹准備、攜帶醫保卡等注意事項,預約時間定在上午10時。

據悉,哈市四院腔鏡室胃鏡檢查,為無假日開診。患者可提前進行電話預約,按照醫生指導前來檢查,免去了二次往返的困擾。不僅如此,該院還對就診流程進行了優化,更在門診處設立了多種便民舉措,讓患者看病更方便、少跑路。
優化就診流程
讓患者看病少跑路
26日,記者在哈市第四醫院門診看到,患者就診幾乎不用排隊,導診告訴記者說,這是該院的常態。首先,導診流程做得周全。導診人員根據患者病情和基本情況指引掛號窗口與就診科室,對病情特殊的患者及時提供一對一服務。其次,門診就診流程合理,在門診外科樓二樓,掛號收費大廳與門診診室在同一樓層,各窗口提供服務有明確標識,方便不同患者掛號交費。

據統計,患者數量與專家量是匹配的,因此不存在社會上所謂『專家號』的概念。哈四院的患者數量並沒有達到超負荷的程度,人員安排合理,按照門診患者數量進行醫務人員的匹配。做為市屬的三級甲等醫院,這裡每天1000餘人的門診量與800多名的醫務人員數是合理的匹配。
同時,床位使用率符合衛生部要求;病房不存在床位擁擠、一床難求的情況。醫院特色專科,如消化內科(胃腸腫瘤活檢及大息肉切除、內鏡下治療單純性闌尾炎、ERCP等)、腎內科(腎功不全合並甲旁亢診療技術水平位居國內前列)、心內科(心血管造影、支架、藥物球囊植入技術)、碎石科(系統泌尿結石治療康復體系)等,科室床位配比合理,患者當日即可辦理入院。

針對花粉過敏患者,哈市四院微信公眾平臺每日播報花粉濃度,為該群體患者提供了具有參考價值的科學數據,方便患者提前做好防護措施,減少過敏情況的發生。
設立電子病歷及用藥指導窗口
門診便民舉措多
記者了解到,繼2014年住院電子病歷系統上線後,2018年1月門診電子病歷系統也上線了。患者憑借本人身份證或醫保卡即可掛號就診,同時生成一份唯一的、完整的個人電子健康檔案,包括姓名、住址等基礎信息以及在該院歷次檢查治療等情況。醫務人員可通過計算機迅速、直觀、正確地了解該患者病史,縮短了醫生確診時間,保證醫療信息的完整性,提高醫療效率與質量,也方便患者就醫。醫院設立24小時暢通電話、網站預約掛號渠道,設專人負責,全面開放號源,開放比例達到100%。積極調整和安排患者就診時間,保證預約就診的及時性,極大地縮短了患者就診等候時間。

醫院在門診外科樓二樓、急診五官樓一樓設立化驗單、彩超檢查報告門診自助打印機;在醫院CT、X線、磁共振等檢查科室附近設立檢查結果自助打印機,並有導診員指導患者進行操作。根據患者需要,可在自助打印設備上增加微信推送檢驗檢查結果查詢功能,及時將報告結果傳送到患者手機上,實現醫療服務信息互通共享,避免患者及家屬多次往返查看結果。
設立門診用藥諮詢窗口,改變藥學服務模式,從以前的以藥為中心轉變為以患者為中心,藥師面對患者取藥前以及取藥後的問題一一解答,主要從服藥方法、注意事項、藥物相互作用、不良反應等方面為患者提供用藥指導,提高合理用藥水平。同時,藥物諮詢窗口還為患者提供《合理用藥宣傳冊》,向患者提供合理用藥科普知識。
為方便出院患者,醫院還提供病歷復印郵寄代辦服務。凡是在哈四院住院、出院的患者有需此項服務的,到醫院信息科提交復印病歷資料的申請,及申請人提供的有關證明材料,醫院將通過第三方物流把病歷復印件郵寄到患者家中。
進社區義診並指導用藥
醫療小分隊入戶診治
哈四院作為三級甲等公立醫院,為繼續夯實『全國十大公益醫院』成果,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性活動,結合行業特點,建立志願服務長效機制,定期開展醫療保健志願服務活動,不斷擴大服務半徑,努力提昇廣大群眾健康能力素養。
該院做為市民政局指定的困難群眾『一站式』醫療救助定點醫院,多年來,救助了大量的困難群眾,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自2017年開始,向全市推出困難群眾『低門檻』住院政策,並對城市特困及集中供養人員開通『綠色通道』,實行『零押金』住院,注重解決患者就診資金困難的同時,醫院更注重困難群眾就醫的內涵建設,力爭用最少的醫療成本為其解決就醫診療的實際難題。為了使『幫扶幫建、精准救治』工作能夠順利開展,醫院成立困難群眾醫療救助志願服務隊,定期開展醫療專家進社區為轄區困難群眾義診送健康活動。2019年半年時間已開展近二十次。活動中,醫務人員不僅為社區困難群眾免費測血壓血糖,提供心電、超聲等檢測服務,更帶來了常見病的知識科普、防病治病解答、用藥指導等,得到了轄區困難群眾的一致認可和好評。對於不能參加義診的特殊困難群眾,哈四院院組織醫療小分隊入戶診治,盡可能在義診活動減少遺漏。
哈四院根據廣大群眾健康需要,成立慢病俱樂部,每月選派醫療專家開展一次健康知識講座,針對慢病患者的常見問題進行解答,廣泛提高了轄區居民的健康生活水平;成立公益性孕婦學校,幫助廣大孕產婦培養良好生育方式,普及孕產常識及新生兒喂養、護理等相關知識;成立腎病俱樂部,以多個腎病、甲旁亢微信群為載體,每周開展一次線上知識宣教,定期分享腎病相關手術成功案例和術前術後答疑解惑。專項志願服務的長期開展普及健康知識的同時,也為這些群體搭建了良好的健康交流與醫患溝通平臺,得到了廣泛認可和一致好評。
智慧服務尚待完善
信息化建設仍有上昇空間
對於哈四院的便民服務,在周到熱情的同時,仍然有些許遺憾,首先就是智慧藥房。
該院相關負責人介紹,智慧藥房主要采用人工智能和機械傳輸手段,極大提高藥品儲運效率,釋放藥師的機械勞動,使藥師能夠有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對患者的處方審核、用藥指導以及藥物合理使用研究的工作中,發揮他們在藥學領域的專長,推動臨床藥學服務工作,藥房轉變為知識服務型藥房。但是哈四院由於資金原因目前無法建設智慧藥房,其前期建設的高額投入會給醫院帶來一定壓力。從醫療衛生事業的不斷改革和醫院藥房的發展來看,藥房自動化必然成為推動藥學服務向更高層次邁進的助力。
當前哈市打造的智慧醫院系統將包含『智慧服務』、『智慧醫療』等功能,其中『智慧服務』功能將實現醫師為患者提供智能化預約住院、預約住院期間檢驗檢查等;為患者提供窗口預交、服務中心一站式預交、自助機預交、床旁預交等多種住院費用預交方式。醫院將在未來幾個月時間內,投入數百萬資金,全面提高醫院信息化軟硬件設施,推進信息化進程,用信息化的現代手段更好地服務於患者。現在,哈四院已經與相關計算機技術公司進行了接洽,探討適合醫院發展的信息化平臺。未來,信息化的發展和智慧醫院的落地,將使擁有70年歷史的老牌三級甲等綜合醫院踏上信息化發展的高速路,從而為發展注入全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