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報8月28日訊 27日,在北京空軍總醫院造血乾細胞采集室,伴隨著血細胞分離機的滴滴聲,一場跨國『生命救援』正緊張地進行著。我省第112例造血乾細胞捐獻者,哈市市民趙義(化名)靜靜地躺在病床上,面帶微笑,從容地接受造血乾細胞的采集,鮮紅的血液從他的手臂順著管道流出,經過機器分離篩選後,剩下的血液又流回身體,這些采集成功的『生命種子』將為一名遠在大洋彼岸的28歲美國華人同胞帶去生的希望。
其實早在去年七月,趙義就與這名華人小伙配型成功,然而對方因為身體的原因,捐獻被迫推遲。『一年時間過去了,那個小伙子怎樣了?』今年五月,當黑龍江骨髓庫的工作人員再次打來電話時,趙義擔懮的心纔終於放下。為了完成這場『生命之約』,趙義提前戒酒一個多月,鍛煉身體。22日,他和老板請了假,帶上妻兒坐火車赴北京跨國捐『髓』。
『生命之約』推遲一年救人的心卻從未動搖
趙義今年40歲,2001年從老家吉林來到哈爾濱打拼。當初的孤身一人如今已是幸福的三口之家,妻子溫柔賢惠,13歲的兒子聰明懂事,現在他在朋友開的汽車配件商店幫忙。談及與捐獻造血乾細胞結緣,趙義表示,最近幾年,他每年都去獻血。2016年,他在一次獻血後,從工作人員處得知中華骨髓庫招募造血乾細胞志願者,『只要填個表格,留個血樣,就有機會救人,我當時就同意了。』
去年七月的一天,趙義接到黑龍江骨髓庫打來的電話,說他與一名患者配型相合,是否願意捐獻造血乾細胞挽救他的生命。『聽工作人員說造血乾細胞配型成功率很低,非血緣關系的成功率僅為十萬分之一,自己的血能救人一命,哪有不幫的道理。』趙義按要求進行了全身體檢、高分辨配型等各項檢查,結果配型成功,但因為患者當時身體不適,捐獻被迫推遲。今年五月,求助的電話再次打來,一年來,趙義的心裡一直惦記著對方的安危,救人的心從未曾動搖,這一次他沒有片刻猶豫。
妻子加油打氣
『你就放心救人吧,我和兒子支持你』
捐獻造血乾細胞光自己同意不行,還需要家人的支持。趙義說,他征求妻子意見時,一點沒費勁。『你就放心救人吧,我和兒子支持你!』妻子的話讓趙義吃了定心丸。
在39歲的任女士眼中,丈夫為人低調,不善言辭,但是骨子裡講義氣、肯擔當。回憶起當年夫妻倆開砂鍋店時,每天早上天還沒亮趙義就要去采購,『他挑選的都是最好的食材,肉必須是新鮮的,從不會為了降低成本買便宜的冷凍肉給顧客吃。』任女士說,就衝著做事講原則這一點,丈夫能做出捐獻造血乾細胞救人的決定,她一點也不意外。
為保證捐獻質量提前一個多月戒酒
趙義生活習慣良好,不抽煙,偶爾和朋友喝點酒,最近這兩年還愛上了運動,身體一直很健康。但在體檢合格確定要捐獻後,為保證捐獻質量,他還是提前一個多月把酒戒了。『每到周末朋友打電話約吃飯,我都拒絕了。』趙義說,後來他和兩個要好的朋友說了捐獻造血乾細胞的事,二人都很驚訝,一個朋友不理解,問他:『你耽誤上班,跑那麼遠遭那麼大的罪,圖啥?』趙義一聽急了,『我啥也不圖,當年留完血樣就有這個心理准備,這輩子能救人一命,我覺得值!』。